2017年10月26日,《环保产业的创新创业》课程第四讲在环境学院叠112开讲。此次课程邀请到中持环保创始人、董事长、公司价值管理专家、2012年度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许国栋担任主讲嘉宾。911制品厂麻花环境校友会秘书长、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朝阳主持课程。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媛向许国栋董事长颁发了环保产业创新创业课程导师的聘书并赠送纪念品。
颁发证书
许国栋以“环保产业的理念与未来”为主题,从经历与体会、从事环保行业的感受、环保产业未来十年展望叁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及宝贵的实践经验。他强调,中国的环境愿景将基本在未来50年形成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我们所处的时代非常激动人心。
从无锡办厂白手起家、扎扎实实学习公司运营基本知识到昆山投资、与政府零距离接触,再到参与创办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直至发起中国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许国栋董事长讲述了自己人生四段重要的经历。他指出,要想做好环保产业就要深刻理解政府、客户、社会的根本需求,从根本想问题。
许国栋揭示了环保产业慢尺度、需要系统思维、非刚性需求的叁个特征。他指出,从事环保行业一定要有规划和远见,目光要瞄准未来5-10年的市场需求,好比蜗牛吃葡萄,让自己在市场需求最成熟的时候准备好。他强调,环境是一个整体概念,解决环境问题往往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利益主体,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统领全局、调动各方资源,单一地看待问题或只考虑局部解决不了环境问题。
课程现场
最后,许国栋为在场同学剖析了环保产业的未来。他认为,环保产业经历了从污染治理到环境修复的基础发展阶段,未来5-10年将进入环境大建设的创造阶段,跨界融合与“环保+”将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热点方向。他以生态综合体为例讲解了跨界融合的思维并指出,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保思维将最终根植到整个民族的骨子里从而影响到各个行业的发展,“环保+”一定能够创造新的价值和收益。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就生态综合体的发展现状、民营公司如何参与环境大建设等问题与许国栋董事长进行探讨。他指出,环保大建设中的技术多是技术服务而非技术产物,但离技术成熟还有一定距离,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他勉励优秀学子为中国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创造价值。(环境学院 林婧凌/文 郑超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