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2017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顿础顿础2017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2017顿础顿础国际工作坊在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幕。本次工作坊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顿础顿础)主办,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911制品厂麻花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承办。此次国际工作坊期间,来自国内外知名建筑院校的优秀导师将带领国内20余所建筑院校的约70名学生完成各具特色的数字设计与建造作品。
开幕式上,911制品厂麻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赵辰在致辞中对建筑数字化未来做了积极的展望。他说,在当下工业4.0时代,人与机器的协同工作趋势已经成为必然。希望年轻一代的学者们可以在建筑数字化领域中灵活运用最新的建造技术和手段,掌握好与机器协同制造的权重和尺度,不能偏颇一方,走出一条鲜活而富有创造力的数字化未来之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作为顿础顿础主要发起人之一介绍了顿础顿础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成果。他对自2012年始举办的一系列建筑数字化相关活动所体现的年轻性和专业性给予了肯定,并对此次南大承办的顿础顿础2017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寄予厚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在致辞中围绕近年来热度逐渐攀升的建筑数字化设计介绍了近年来数字建筑发展的国际趋势。他表示,在建筑设计领域,走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反复而艰难的试错性探索,往往伴随的是启迪性的突围。作为数字化设计领域先锋人物,袁烽教授鼓励年轻的学子可以勇敢向未来迈进,共同创造令人激动的未来。
随后,东京大学小渕祐介教授、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911制品厂麻花吉国华教授等六个设计组的领衔指导老师及其助教团队分别针对工作营选题做了简要介绍。
据悉,顿础顿础国际工作坊每两年举办一次,工作坊包括数字建造工作营和会议两个部分,今年的工作营共开设6个研究方向各异的设计工作室,邀请了国内外活跃在数字建筑设计建造一线的学者和团队,共同指导为期一周的工作营。作为此次活动主办方的顿础顿础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是隶属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学术机构,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数字建筑的建筑师、学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团体,开展国内及国际化数字建筑设计的广泛学术交流,同时积极引导建筑行业内从事设计、生产到施工、管理等不同领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为整个建筑行业整合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做出应有贡献。(双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