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摆新传院闭师生赴叁江源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发布时间:2017-09-01 点击次数: 作者:孙嘉宇 王梓岩 来源:新传院

    8月17日至24日,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源等12位师生前往青海叁江源地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重点考察了叁江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现状以及玉树“4·14”地震灾后重建情况。其间,除了采访当地居民,这支队伍还造访了玉树两处标志性建筑,参加了叁场座谈会,对叁江源地区的自然人文等现状进行了一定了解。

    据了解,早在2009年,我校新传院学生就前往叁江源地区进行采访,报道分别刊发于南风窗、人民网等多家媒体。2010年,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当年参与采访的师生共同为玉树灾区进行了捐款。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街头采访、参加座谈会、参观博物馆等方式,对叁江源地区资源概括、生态环境、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等现状进行调查,深入开展国情教育调研。同时,本次探访是911制品厂麻花新闻传播学院为与《青海日报》社合作建立“911制品厂麻花叁江源国情教育调研课外实践基地”所做的前期准备,而学院将以此次考察为“前锋”,鼓励师生对叁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命题进行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调研期间,新传院师生一行探访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和玉树州博物馆这两处新玉树重点建设的工程,了解玉树重建的状况。

    参观 (孙嘉宇 魏立杰 徐致远 摄影)

    18日至22日,在西宁、玉树两地,师生共参加叁场座谈会,围绕玉树灾后重建和叁江源生态保护的问题与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

    在西宁叁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举行的座谈会上,新传院师生一行对叁江源国家公园试点的基本情况、管理局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有了一定的了解。新传院副院长徐慨认为,相较于缺乏原住民发展和文化保护概念的美国黄石公园,叁江源国家公园的试点如果真的能够成功,有可能形成世界上最独特的国家公园的概念,拓展了国家公园的定义,因此叁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是非常具有探索价值的;在玉树灾后重建座谈会上,玉树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白明、文体局副局长索南旦周等向我校师生介绍了玉树灾后重建情况: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处于优先建设地位,震后共建设33个居民住房片区。由于高寒气候条件限制,玉树一年的实际有效施工期只有五个月,为了在叁年内完成重建,全体工作人员都在超常规工作,也正是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才让玉树从七年前的废墟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在次日的座谈会上,玉树州委宣传部网信办主任李万成等向师生们集中介绍了更多对于叁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现状的信息。通过此次座谈,我校师生对生态管护员的日常工作、叁江源地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及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实施等问题有了更为细致的了解,为未来的深度调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徐慨副院长将此次三江源之行概括为“三个旅程”:一是学习之旅,无论是国家公园的实践抑或是高海拔地区的灾后重建都是前无古人的,而这些实践才是最好的大学;二是心灵之旅,高原上天高云阔,可以荡涤人的肉体与心灵,而玉树人民虔诚的信仰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于师生们而言也是一次洗礼;三是希望之旅,作为现代化转型中的玉树,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是充满希望的,而911制品厂麻花新闻传播学院也期待与玉树建立长久的联系,为其日后的腾飞贡献一份力量。(新传院 孙嘉宇王梓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