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舒良树等6位教师于近日参加了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办的第一届“东亚与北美西部显生宙陆内造山作用和火山作用对比研究”会议及会后的野外地质考察。野外地质考察从加州西南侧卡特琳娜离岛,经南加州沙漠区,沿北东方向横穿美国西部六州至怀俄明州。他们考察了美国西部诸多经典的地质构造、地貌和岩石,包括着名的圣安第列斯断层、盆-岭构造、拉勒米造山带、地幔热点的迁移轨迹、卡特琳娜蓝片岩及逆冲推覆构造、风蚀地貌以及海蚀阶地等。
此行野外地质考察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尹安教授主讲,并由美国斯坦福大学马丁教授讲解了卡特琳娜蓝片岩的形成机制与构造演化。野外行程安排得很满,与会教师每天起早贪黑,长途跋涉,行程5000余公里。参加本次会议和野外地质考察的还有来自南非及国内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等兄弟单位的地质学同行。
![](/__local/B/71/34/86976A4390340A33FA700B6700D_278627A3_966FB.png?e=.png)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尹安教授讲解美国西部构造演化史
据介绍,美国西部是许多现代地质概念的重要发源地,在这里诞生了诸如“盆岭构造”,“拉分盆地”,“地幔热点”、“断层相关褶皱”、“低角度正断层”、“变质核杂岩”等很多经典的地质概念,是地质学教学和科研的圣地。北美西部与东亚分别处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二者与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密切相关,深入了解美国西部构造演化对于揭示东亚构造演化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校与会教师表示,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以及参加野外实地考察,探究了许多重要地质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深刻体会到重要地质概念的鲜明、突出的原创性,启迪性强,收获丰富,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我校地质学教学及人才培养、提升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水平。(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