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大学外语部助力“卓越计划”

    发布时间:2017-06-26 点击次数: 作者:大学外语部 来源:大学外语部

    6月25日下午,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 “卓越计划”国际班的学生们在仙林校区择善楼进行紧张精彩的课程全英文的模拟答辩。大学外语部陈桦教授、奚洁博士徐娟老师、张沂昀老师,法学院彭岳教授、吕炳斌副教授等参加答辩。

    这些学生修读了陈桦教授主讲的“学术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他们能够用熟练的英语进行法学专业论文的撰写。模拟答辩过程包括8分钟的论文汇报以及7分钟的问答环节。

    本课程以体验主义“做中学”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或参与学术活动全过程,最后以以全英文类专业学位论文及模拟答辩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一、二年级基础写作训练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术思想、学术习惯、学术能力的培养,为本课程的学科专业知识融入写作训练打下了学术基础;本课程的训练以写作为终极目标,但在写作训练过程中,融入阅读、口语等技能训练,以培养满足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综合能力。

    通过此课程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良好的英语语言写作功底、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研究能力(如文献检索及甄别能力、研究手段-语料库方法的熟练运用、数据收集及分析能力)、调查/研究成果的展示能力(如撰写研究报告、口头演示技巧)等。

    据了解,本课程体系在教学中采用内容依托法,将外语能力训练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着重在英语论文写作相关的外语特点训练上,使外语训练“隐形化”,更有针对性,效果显着;期末邀请专业教师参与模拟答辩,弥补了外语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的不足,确保了论文的质量。此外,还采用任务导向法,在训练过程中,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任务串,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水到渠成地获得总目标所需的各项能力。同时,“做中学”与产出驱动法使学生参与到所有教学环节,从教学语料的选择到语料的分析均由学生完成,增强了教学的可信性和实效性。(大学外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