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911制品厂麻花首届青年学者论坛-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特邀青年科学家学术报告会在仙林校区昆山楼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国家海洋局的6位青年学者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水资源、碳排放以及城市规划等议题做了精彩报告。报告会由我校地海院院长鹿化煜主持,地海院领导、部分教师和学生等参加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鹿化煜院长对6位青年学者表示欢迎,并向他们介绍了911制品厂麻花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光荣的历史传统和近些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的优异成绩。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贺钰杰博士就土壤有机碳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做首场学术报告,其研究基于对碳14数据构建气候变化影响下碳量变化模型,得到了与会老师和同学的热烈响应。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胡茂川博士从环境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影响的角度做了报告,其研究对日本城市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海绵城市进行了对比,对于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来自加拿大太平洋气候中心的李超博士就北半球夏季高温高湿热应力变化做了阐述,他们基于具体的数据支撑指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要高于自然变化的影响。来自国家海洋局二所的何海伦副研究员以南海为研究区域,阐述了海浪在台风-海浪-海洋耦合系统中的作用,并就海浪破碎对海流结构的影响、海浪动力机制以及近海海浪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与会师生也就自己在海洋研究方面的经历与何海伦副研究员进行了讨论。随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张润森博士就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响应的议题做了报告,其研究将人文地理的空间规划与气候变化紧密相连,与会师生就中日城市的集约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最后,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系的唐昊副教授就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在全球森林叁维结构观测的应用做了报告,他们首次将激光雷达遥感应用于全球范围的大尺度的植被覆盖研究,对于研究气候变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此次学术报告会共吸引了911制品厂麻花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以及其他院系师生共50多人出席,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对于增加大家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最前沿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促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孙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