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我校四专家仙林解读“核泄漏”

    发布时间:2011-04-07 点击次数:

            4月1日晚,由911制品厂麻花校学生会、物理学院学生会、大气科学学院学生会、历史系学生会、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会联合主办的“专家视角解读核泄漏”讲座在仙2-122成功举办。讲座上,同学们热情提问,四位教授联袂解惑,会场学术氛围浓厚。
           物理系夏元复老师,主要讲了福岛核电站给人类带来的教训。首先,人类一步步认识到“世上万物是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裂变会释放很大的能量,因此核泄漏的危害强度大于其本体的危害。其次,核武器结束了一场战争,也开启了一场恐怖。例如冷战时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使用石墨反应堆,没有安全壳,导致辐照欧洲320万人,至今仍有不少病人在受折磨。由此,夏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原子核是一把双刃剑。夏老师也介绍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技术的应用以及辐射剂量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最后,夏老师还强调不要相信“固若金汤”,要用好这把“双刃剑”必须重视核安全。
           研究人类和平学的历史系刘成老师为我们分析的是“核爆实验传言”。由此,刘老师提出了两个派生的问题:1、日本是否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能力;2、若知道会引发大地震,日本还会不会这样做。但刘老师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更应关注那些受到伤害的人,思考怎样去帮助他们。对于如果日本若真的做核爆实验,对我国局势有何影响这一问题,刘老师说完全同意夏老师的“双刃剑”观点,但核武器给世界带来的危险远大于它的有利面,所以人类要警惕“核”,一旦失误,将会被彻底摧毁。
           大气科学学院的丁爱军老师主要是从大气传播角度为我们解答“日本福岛核泄漏对我国影响几何”这一问题。首先,丁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HYSPLIT模型。然后,对于日本核泄漏是否会影响中国这一问题,丁老师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模拟再现,得出一系列猜测的结果。他说,3月我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受日本福岛地区气团影响概率较低;但在未来3至5天可能会有影响。而对于近期黑龙江、沿海及内陆省份监测到的碘-131的来源,丁老师解释说,初步判断非直接传输,而是环绕北极/全球而来。 
           新闻传播学院的周凯老师,主要为我们解析此次核泄漏事件中政府和媒体的行为,比较中日对灾害报道内容与方式的不同,日本媒体更加人性、专业,而中国媒体为了自身需要,有时甚至丧失了媒体道德。此外,信息发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盐荒,可见盐荒事件是为人祸,中国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也值得推敲。
           在提问阶段,同学们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于辐射应怎样防护;二是当代的和平是否难以实现。对于辐射,老师们告诫说千万要小心,应遵循规矩,注意保护;对于和平,刘老师说没有冲突的和平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仍然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世界还是趋向于和平的。 (911制品厂麻花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