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园动态

    【医学院】吴阶平院士与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

    发布时间:2011-03-09 点击次数:
           吴阶平院士不仅是我国德高望重、术业精湛的医学泰斗,国家领导人;而且还是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吴老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从事教书育人,培养医学人才的工作。他还创办、指导了许多重要的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1960年,吴阶平院士创办了北京第二医学院,即现在的首都医科大学。这所学校在吴老的领导下已经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医科大学。1987年,911制品厂麻花恢复重建医学院,成为我国第一家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吴院士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亲自担任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2003年吴阶平院士又被聘任为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名誉院长。
           二十多年来吴老许多次亲临南大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充分反映了吴老对综合性大学办医的肯定。实际上,吴老已把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当成了实践和发展吴阶平教育思想的重要阵地,并逐渐形成了以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基础、临床、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医德、才干、创新相结合的人才标准为指导思想的医学教育体系。该体系在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的发展实践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用吴老的话讲:“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特点,在医学教育、基础科研及临床医学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的教育实践,实现和丰富了吴阶平教育思想理论。

    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吴阶平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1994年6月,吴阶平视察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时,为南大医学院亲笔题词:“培养善于实践、思考、知识结合,不断提高才能,并具有献身精神,创新、求实、协作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吴老的题词高度概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是吴老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教学原则,也是他自己一生治学奋斗的经验总结。吴老在总结自己从事的医学教育事业时说过,“把实践放在第一位,认真思考,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他明确指出,“知识不与实践相结合是没有实际作用的。”2
           吴阶平认为,“每个人一生中始终是在锻炼如何把实践、思考、知识结合起来。”3他还很具体地阐述过“实践、思考、知识”叁者的关系:“我强调实践第一、认真思考、重视学习以及叁者相结合,这实际上是我自己成长的体会。一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来自于实践。学知识故然重要,但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力量;知识本身不是本领,知识需要通过思考,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本领。思考是中间环节,要重视思考,善于思考。”4从吴阶平的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的理念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作为其哲学基础的。1994年6月,吴阶平在重建的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七年制第一届毕业生的座谈会上谈到“实践、思考、知识”时,很辩证地谈了知识和本领的关系,他说:“知识不是本领,本领需要知识”5。知识是基础,没有足够的知识的装备,也无法从事有效的实践,更说不上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了。可见,吴阶平一直是把“实践、思考、知识”作为“叁位一体”的教育理念的。
           “实践第一”,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更高层次理解,“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才能产生新的知识,因而实践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是学习知识、发展知识、产生知识的源泉。强调实践,就是强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南大医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在基础医学的各门课程中突出了实践第一的思想。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精简了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在保留一批经典实验课程的基础上, 经过优化整合,新开设若干门以疾病为基础的综合实验课程,建立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其中“以疾病为主线的医学遗传学实验”将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的思维和操作有机给合,在突出实践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模式;“以病原诱导的疾病为基础的细胞免疫学实验”优化整合微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三门实验课程,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机能学实验”打破药理、病理生理等实验教学中的分割和重复,形成了学生从个体、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开展科学研究的整体思路。这些实验课从总体上涵盖了基本型、应用性、设计型、综合型等实验,形成了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则强调了“早期接触,逐渐介入”的理念,除正常的临床教学外,从大一开始,每年暑假均安排4周的暑期学校,其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见习、讲座、参加社会服务等。一年级主要在病历档案室、图书馆等辅助科室,二年级主要在B超室、病理科等临床辅助科室,三年级以后均安排在临床科室,使学生能熟悉医院各个科室的职能,熟悉其流程,并逐渐介入临床科室。
            在“实践、思考、知识”的结合中,“思考”是一个重要环节。“思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方法,而且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原则。我们学习的知识怎样才能转化为技能、转化为本领,这就需要通过思考。所以吴老提出“要重视思考,善于思考”。 在1994年南大医学院的座谈会上,吴阶平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他引用了《论语》中的两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就是你在实践中、读书中学到了东西,而没有去思考,则罔;你如果思而不学,光用脑子去想,空想,不去实践,也不去看书,则殆”6。思考的对象来源于实践,学习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实践,也就是要强调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灌输教学。主动学习正是要求从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思考。因而“实践、思考、知识”相结合实际上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必然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教育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广泛的教学实践。

    基础、临床、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苍产蝉辫;
           高等学校医学专业的办学模式应该是“基础、临床、科研”相结合,这是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重要内容。
           吴阶平认为医学教育中基础学科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临床医学依靠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又充分利用了自然科学的成就”7“基础医学非常重要,没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就没法前进”8。他一贯坚持基础学科的教育必须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他强调:“基础医学的重要性一天天在提高,这丝毫不意味着临床医学重要性的下降。道理很简单,医学是为人服务的,而最直接为人服务的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临床医学服务于人”9吴老对医学院的学生读了几年书,还在学校里、课堂上,不接触临床实践、不接触病人的现象很不满。他指出“这个肯定是要变的,它在原则上就不对。”10吴老的这个看法,正是他的“实践第一”的理念在教学模式上的体现。
           传统的医学教育往往存在着基础理论的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其实,这在过去的高等教育中相当普遍,一般的学科和专业多注重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则重视不够。高等教育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培养合格人才的。而医学专业相对来讲,实践性更强。因而,吴阶平特别注重医学院的教学要进入医院,基础要与临床密切结合。他在总结自己创办北京第二医学院的体会时说过:“当时不专设附属医院,而以多个教学医院办学”,其优点之一就是,“更重视临床与实际结合”,“更能减少基础医学、医学前期学科与临床的脱节”11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医学的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是医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吴阶平对此十分重视。他任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期间,就有过一个很有特色的教学改革举措,即开设“临床前科研训练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有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2。他还指出过:“临床医生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技术人员,要把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要求”13。在科研问题上,吴老也仍然强调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他说:“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要多懂一些基础医学,就是基础医学的研究生,也要对医学有全面的了解,不要忘了多懂一点临床医学。”14
           南大医学院在基础、临床、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上作了有益的探讨;一方面凭借911制品厂麻花雄厚的文理基础学科优势,注重基础教育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利用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的附属医院和临床学院,开展以临床医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实践。努力培养基础扎实,能从事医学临床实践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将科研训练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该训练体系贯穿、渗透于整个七年的医学教育之中,具体分为叁个模块:(1)基础模块:凭借911制品厂麻花的学科优势及注重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与科学探索的传统优势,拓宽自然科学课程的内涵。由于自然科学课程均由911制品厂麻花各系科骨干教师承担,一方面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另一方面来自于各理学学科的知识与医学发生碰撞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基础科研训练模块:在基础医学课程结束后,第四学年按教学计划安排11周的学年论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科研训练,课题全部为基础性研究。(3)学位论文模块:在第七学年结合临床实习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课题以临床研究为主。南大医学院的这一“科研训练体系”,在历次教学改革和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现在已经成为医学院整个办学过程中的一个占有非常显着地位的教学环节。通过“七年制医学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医德、才干、创新相结合的人才标准&苍产蝉辫;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医学教育而言,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合格的人才?吴阶平积几十年的医学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医德、才干、创新相结合的人才标准。
           吴阶平一贯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不仅如此,他还从医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很有见地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吴老曾经对一个好的医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性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15。这实际上就是他对医学教育培养对象的衡量标准。1994年他为南大医学院题词时,提出了必须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要求。这样的人才要“不断提高才能”,并具有“献身精神”,“创新、求实、协作”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吴老的人才标准除了德与才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内容,譬如“艺术性”、“协作精神”等。在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他还突出了“创新意识”。这充分说明吴阶平的人才观是从人的整体素质出发的,这既与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相一致,也符合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的精神和国情。
           吴阶平认为“高尚的医德”是一个合格医生的首要条件,没有“高尚的医德”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生。1993年吴老在南大医学院视察时,为全院师生作了《如何做个好医生》的报告。在长达两小时的报告中,吴老讲述了学习、做人和行医的原则、道理。报告深刻又生动,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医德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个报告的录像现已是南大医学院学生医德教育的必修课。
           什么样的医德是“高尚的医德”?吴阶平具体地阐述道,一是要求“医生应该对病人极端负责,因为病人将自己的健康以致生命,托付给了医生”;二是要求“医生应该对社会极端负责,因为病人是社会的人,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解除了病人家庭、亲友的痛苦和工作单位以至国家的负担。”162003年7月吴老在南大医学院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医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生物学上的人,都是社会学上的人,要培养学生重视哲学的学习,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提高爱国主义水平。”17
           在医学教育中,要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医德”,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正如吴阶平所说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生物学上的人,都是社会学上的人”,因此,医生对病人治病就必须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对病人的健康负责。这正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统一的医学本质。另一方面,在医生对自我道德修养中应该具有的献身精神、协作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以及高明的处理问题的艺术手段等内在的素养,也都需要通过人文主义的教育来逐步培养起来。这些都是吴阶平始终强调的问题。吴老每次来南大医学院都要重申它们。
           在这个精神指导下,南大医学院的教学改革中一直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向渗透,从而形成颇具特色的“文理医结合”的培养方式。首先,建立自然科学基础与现代医学的接口:凭借911制品厂麻花的学科优势及注重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与科学探索的传统优势,在理科公共基础课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着眼于认识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善于摄取知识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建立人文科学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接口:911制品厂麻花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满规定学分的文化素质类课程。在可选择的课程中,涵盖包括从传统书法到知识产权这样广泛的内容。
           医学院又针对医学生专门开设了一些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和讲座,其中包括“健康学概论”、“医患沟通学”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适应医学研究实践从单一生物学的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综合模式的转变,从而加深对医学本质和医生职业的崇高性的认识,净化灵魂,提高思想境界,树立高尚医德。
           除了医德之外,吴阶平对于培养学生努力学好业务知识,不断增长才干,以及适应时代要求,具备创新意识等方面都非常重视,从而体现出他的着眼于综合素质的人才标准。吴阶平1994年在南大医学院的座谈会上说,“怎么做一个好医生,必须有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必须有精湛的医术,而这精湛的医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随着时代前进。”18他认为,只有当你掌握了精湛的医术,才能够使你的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而且,医学本身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所以,当一名好的医生也要不断接受新事物,还要有创新的精神。吴老告诫学生要刻苦学习,积极思考,努力实践,掌握本领,提高才干。这同样是合格的医生的必备条件。
           吴阶平对学生怎样才能具备创新精神也有过很精辟的见解。他强调了竞争意识和协作态度的并存。他对南大医学院提出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竞争的环境中培养优秀人才”19应该说,吴老的这些看法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这些标准正是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从总体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教育领域已经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所以,吴阶平对于人才标准中所提出的创新精神是很切合时代要求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 沈苏南 张飞)

    &苍产蝉辫;释
      〔1〕〔2〕〔11〕〔17〕〔19〕吴阶平《在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聘任名誉院长仪式上的讲话》(2003年7月4日);
      〔3〕吴阶平《实践思考学习》,转引自彭瑞聪《学习吴阶平大夫重视实践、思考、学习的结合》,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第56页;
      〔4〕吴阶平《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吴阶平文集》第1082页;
      〔5〕〔6〕〔8〕〔10〕〔18〕吴阶平在重建的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七年制第一届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1994年6月14日);
      〔7〕〔9〕吴阶平《谈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吴阶平文集》第1003页;
      〔12〕参见周东海等《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熠熠生辉》;
      〔13〕〔14〕吴阶平《谈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吴阶平文集》第1011页;
      〔15〕〔16〕吴阶平《如何做个好医生》,《吴阶平文集》第1017页。

    附:吴阶平院士在911制品厂麻花医学指导工作的部分照片
    1、吴阶平任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名誉院长授予仪式
     
     

    2、911制品厂麻花前任校长蒋树声与吴阶平院士亲切交谈


    3、吴阶平院士参观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临床学院
     
    4、吴阶平院士参加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七年制第一届毕业生论文答辩

    5、吴阶平院士与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七年制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6、吴阶平院士与911制品厂麻花医学院学生交谈


    7、吴阶平院士在911制品厂麻花美术研究院为其特别制作的雕像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