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科动态

    2022年度我校文科教师被《新华文摘》转载论文(介绍)

    发布时间:2023-02-13 点击次数: 作者:社科处 来源:社科处

    林闽钢(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结构转型与实现路径》,新华文摘第4期,原载于《911制品厂麻花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摘要:社会政策体系是由满足国民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相关因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国将进入共同富裕新阶段,以共同富裕为标志的社会政策时代将来临。在此背景下,本文采取层次结构分析法,运用"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叁层政策结构分析框架,发现我国社会政策体系先后经历了托底保险型、社会救助"上移"过渡型。未来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新目标,重点补齐社会福利短板,让社会服务"下沉",形成叁层次的"共享服务型"政策体系。在坚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整体观下,中国社会政策体系的结构转型应避免传统福利国家的弊端,走社会投资发展之路,选取积极社会政策作为突破方向;走"社会服务国家"之路,建立低投入、低成本的"共享服务型"社会政策体系。

    唐正东(哲学系):《历史规律的辩证性质——马克思文本的呈现方式》,新华文摘第4期,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摘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具体社会形态发展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性的探讨视为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在《资本论》中,这种理论特点通过资本主义批判的科学方法论而清晰地展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凭借这样的辩证解读视角在历史观解读上超越同时代其他思想家。对这一点的强调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当代国外学界从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二元论框架来解读唯物史观的理论努力进行有效的剥离,从而使我们对唯物史观的深层内涵作出更为清晰的把握,而且还能使我们在历史观和方法论层面上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

    丁柏铨(新闻传播学院):《从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舆论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新华文摘第8期,原载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舆论思想中,“制造舆论”论曾经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此思想指导下,党的舆论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后来与时俱进地发展为由"引导舆论"论占据主导地位,确保了党的舆论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成效。由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的历史转折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初及以后,引导舆论成为党的舆论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主动设置新闻舆论议题,是舆论引导达到高境界的表现。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引导舆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发展。从制造舆论到引导舆论的演进有其历史必然性。

    张荣(哲学系):《西方哲学传统中“勇敢”德性的历史演变及其意义》,新华文摘第9期,原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摘要:"勇敢"德性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古典时期到近现代,一直到20世纪以降,勇敢常常与其他德性如明智、节制和正义诸德性结伴而行,其中勇敢和智慧相互交织,或彼此共属,或相互抵触,构筑了一幅德性运动的绚丽图景。这其中,康德"以智解勇"的德性观最为典型。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最后四分之一世纪,勇敢这一德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一些哲学家开始反思和重估勇敢德性的价值,开始了一场伦理范式的转换,约纳斯的责任伦理最具代表性。他坚持恐惧启迪法,用恐惧和敬畏代替勇敢,用简朴代替慈善和爱,强调对人类集体行动的长期后果负责。这次转换不仅在伦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审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具有视角性意义。

    余秀兰(教育研究院):《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民众教育心态》,新华文摘第10期,原载于《高等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人们的教育获得感并未同步提升,反而存在教育焦虑等诸多问题.民众的教育心态与高等教育生态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多样性与民众高教育期望的同质性,教育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与民众教育机会公平感降低,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弱化与民众对教育工具价值的需求居高难降.为此,需要引导民众调整教育心态并进一步优化教育生态,谋求高等教育的生态共存与民众的教育心态共荣,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秩序。

    徐蕾(外国语学院):《重拾欧班夫人的晴雨表——“真实效应”与现实主义细节批判话语》,新华文摘第13期,原载于《文艺研究》2022年第1期。

    摘要:罗兰·巴特1968年提出的"真实效应",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角度拆解了现实主义描写性细节的指涉幻觉。五十多年来,围绕巴特对福楼拜小说《淳朴的心》中欧班夫人起居室内的晴雨表的解读,西方学界展开持久论辩。从摹仿论支持者的倾力辩护,詹姆逊、布朗等人立足唯物史观与物质文化批判在阅读方法论层面上的突围,到朗西埃引入审美政治范畴,将"真实效应"置换为"平等效应",对晴雨表阐释权的争夺客观上促进了在日益多元的学术语境下重新发现19世纪现实主义描写性细节乃至现实主义摹仿论的当代价值,凸显了相关批评话语背后的理论范式转向。晴雨表引发的讨论也引导着学界深入反思文学描写在西方文学史上长期被质疑与工具化的状况,无形中酝酿了细节美学在当代的崛起。

    陈云松(社会学院):《当代社会学定量研究的宏观转向》,新华文摘第14期,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摘要:社会学定量研究长期以来过度倚重基于个体样本的调查数据,在视野、方法和理论观照等方面逐渐形成“微观旨趣”,削弱了其对学科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贡献能力。基于整体主义的宏观定量分析,在社会学中具有坚实的方法论基础、数据条件和多维度价值。从“微观旨趣”向“宏观观照”的转向,业已形成基于饱和数据的时空覆盖研究和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定量社会学”两种模式。后者涵盖海量文本结构发现、网络复杂性研究、宏观假说检验和多层机制探索等具体研究取径。当代中国“宏观定量社会学”的发展走在这一转向的前列,对拓展学科疆域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洪银兴(长叁角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维度》,新华文摘第15期,原载于《管理世界》2022年第4期。

    摘要:本文从经济维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提出、目标、道路、新征程的开启和制度基础,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经验与远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符合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体现中国国情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最终目标定位是赶超发达国家。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的独特创造,不仅需要准确把握这“四化”在新时代的新内容,还要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关注农村和后发展地区现代化的跨越,建立彰显优势联动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体系。高质量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导原则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脚点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要求: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以创新作为引领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叁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以制度现代化为前提,需要推进市场现代化和政府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导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将得到世界认同。

    许结(文学院):《汉赋的文运与史述》,新华文摘第15期,原载于《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摘要:汉赋文本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骋汉势,明汉统,建汉德,成就“一王法”的文学化书写。汉赋中“游猎”“郊祀”“京都”叁大题材,无论是因楚风、变秦气的创作技艺,还是聚焦历史事件,如“削藩”与“抗匈”,均可观觇其笔力与气象。前人以“体国经野”评汉赋,缘自其描写汉业与汉礼以明汉统,特别是宣、元以后,赋家对汉统的担忧与赞述,又转向宫廷内“戚宦”干政的焦虑;而赋家重视“汉统”,外现为“汉势”,内敛在“汉德”,是缘饰经术的反映,并根植于两个历史节点,即秦亡教训与王莽篡统。赋家论“汉势”,首在武帝功勋(功德),论“汉统”则溯高祖开辟创建(天德),而通过赋写“过秦”与“非莽”,又聚焦文帝的仁治(俭德)与明帝的礼制(礼德)。反思汉赋“一代文学”说,其实是文体论的“窄化”认知,倘关注文运与史实,可发现其“一王法”的礼仪书写对后世的影响及价值。

    张海波、童星(政府管理学院):《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机制》,新华文摘第17期,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摘要:应急管理效能是一个新议题,可以在面向中国实践开展理论创新的范式转换中发挥牵引作用。应急管理效能可视为应急管理功能和绩效的复合,是应急管理目标、结构、过程共同作用形成的积极结果。在中国的实践中,应急管理效能主要生成于叁种机制:一是目标上的“安全优先”,在政策注意力配置和政策执行力监督上均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二是结构上的“一体多元”,不断发展既能一致行动又可资源互补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叁是过程上的“计划适应”,在推动全过程均衡中既强调以计划性促进适应性,也重视以适应性改进计划性。依此建构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因果机制模型,相应的案例研究证明,这一模型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均具有适用性。与既有四种主流理论的对话显示:这一模型不仅具有集成性,更重置了应急管理的逻辑起点,可为中国应急管理效能的生成提供更具解释力的理论表达。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应急管理效能,还需拓展和丰富这一模型,在叁个关键议题上展开探索:“安全优先”可持续方法、“一体多元”最佳均衡点、“计划适应”一致性效应。

    张亮(哲学系):《回归经典再出发的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新华文摘第18期,原载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摘要: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阵营努力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重新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持久价值,实现了真实有力的理论创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为唯物史观申辩、为辩证唯物主义正名、发展数字异化批判,实现了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哲学批判再出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从“机器论片断”、经济危机理论、资本逻辑学说中汲取思想资源,实现了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新建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阶级理论、国家理论、空间批判理论和生态批判理论,重新发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政治批判创新潜能。因此,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通过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实现理论创新的路径,为我们提供了叁点重要启迪:第一,聚焦经典、关注思想;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意识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第叁,站稳当代立场、以开放的心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赵奎英(艺术学院):《当代艺术发展引发的四大美学问题》,新华文摘第19期,原载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4期。

    摘要:当代艺术的发展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美学概念、范畴和理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表现在四大方面:当代艺术的界定问题、当代艺术的存在问题、当代艺术的生成问题、当代艺术的参与问题。这四大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艺术理论和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艺术的本质、本体、创作和功能。与这四大问题紧密相关的次级问题有:艺术的审美对象、审美感知问题,主体性、原创性问题,身体、身份与技术问题,审美形式、审美价值问题,等等。对当代艺术引发的这四大问题及相关讨论进行梳理探讨,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哲学、美学建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钱梦旦、唐正东(哲学系):《哲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新华文摘》第22期,原载于《911制品厂麻花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

    摘要:中国哲学学科在2009—2018年的10年间总体上处于稳步上升期。各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性研究倾向不断加强,重要学术期刊对哲学类论文的刊发率不断上升、哲学学者获得的高级别科研奖励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师资队伍建设总体上保持稳中有升。在学术研究的主题上,学者们越来越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前沿性学术问题的中国视角及方法论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等问题。当然,在各二级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哲学一级学科的角度推进对重大理论问题的融合性研究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丁帆(文学院):《梦里不知身是客》,新华文摘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