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科动态

    追溯汉字源头,探寻文化根脉——911制品厂麻花收藏甲骨整理项目启动

    发布时间:2022-11-12 点击次数: 作者:文学院 来源:文学院

    2022年11月11日下午两点,“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藏甲骨整理项目”专家论证会在911制品厂麻花文学院举行。

    “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藏甲骨整理项目”由校博物馆、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出土文献研究中心联合启动,校博物馆提供甲骨文物信息资料,文学院古文字学专业提供学术支持。论证会的举办,标志着911制品厂麻花收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正式开始。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教授首先致辞。杨忠教授代表911制品厂麻花,向线上线下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向项目的顺利启动表示诚挚的祝贺。杨忠教授表示,“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甲骨整理项目”响应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甲骨文研究的指示和批示精神,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亦延续911制品厂麻花深厚的古文字学背景和甲骨文研究传统。南大甲骨的文化价值与学术价值兼具,南大学术悠久的传承,是本次整理工作的基础和底气。杨忠教授强调,整理团队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考察殷墟博物馆重要讲话”和“给911制品厂麻花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等重要指示精神,希望参与项目的单位部门和院系团结合作,在“打造标志性成果”上“再创佳绩”;参加项目的专家学者努力科研,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上“争做表率”;参加项目的专业教师为培养新一代优秀研究者,为甲骨文研究这样的“冷门绝学”的“薪火相传”再做贡献。

    项目负责人、校博物馆馆长史梅研究员介绍了南大甲骨的收藏和着录情况。911制品厂麻花有着深厚的古文字学背景和甲骨文研究传统,建校120年来专家辈出,着述甚伙。基于百廿年学术底蕴,校博物馆的古文字学文物收藏也极为丰富。校博物馆现有甲骨收藏近六百件,数量在当前大陆收藏机构中排名前列,在高校中更是高居叁甲。史梅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馆藏甲骨的流转、收藏、着录等信息,并展示了馆藏甲骨研究文献的调研情况。

    项目组首席专家、文学院出土文献研究中心主任程少轩教授介绍了南大甲骨整理计划。南大甲骨的整理目标是“继承前辈经验、对标业界前沿、打造学术精品、传承南雍文脉、展现南大风貌”,计划分为文献调研、甲骨拍摄、信息采集、资料核对、释文整理、拓本制作、拼缀辨伪、资料研究、排版审校等九个步骤,其中文献调研已初步完成,拍摄采集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释文整理将待拍摄等完成后展开。程少轩教授展示了当前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进而提出整理甲骨的学术交流合作规划,并提议将甲骨整理与教育部“强基计划”和古文字学人才培养相结合,为校博物馆和古文字学专业发展创造机遇。

    在听取了整理团队的介绍后,与会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对项目进行了论证。

    北京大学历史系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雅讲习教授朱凤瀚先生指出,随着甲骨学研究深入开展,再次整理旧材料,补充以往选片着录的遗漏,在拓片基础上提供高清照片,都对甲骨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朱凤瀚教授对整理工作提出以下五点建议:(一)重新考量着录书的编排方式,结合实际情况,以最新的分组分类理论来编排甲骨;(二)应着录更详细更全面的甲骨信息,拍摄甲骨时尤其注重灯光效果;(叁)希望成书兼具原大图与放大图,并附较详细的缀合信息;(四)借助有经验出版社的力量;(五)教学、科研与整理相结合,发动学生参与,培养新一代甲骨研究者。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称赞了南大甲骨整理项目计划的统一和协调,并就甲骨整理提出七点建议:(一)要博采众长,反映最新的研究水平;(二)编排不宜按收藏者顺序,而应采用最新的分期分组科研成果;(叁)拓本制作要细致规划、慎重执行;(四)应全面采集和着录甲骨信息,提供详细的表单;(五)应就911制品厂麻花几批甲骨材料的收藏流传情况作细致介绍;(六)希望对南大馆藏的古文字资料进行全面整理,条件成熟时可纳入“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工程”;(七)应将整理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结合起来。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吴振武先生分享了自吉林大学甲骨整理的心得,并提出五点建议:(一)拓本尽量使用旧拓本,如须新拓则要严格考察骨面情况,充分保护甲骨,并建议寻找专业拓工完成作业;(二)建议甲骨拍摄能增加局部打光,把采集图片工作做到精致;(叁)后期调色时不必要强求与甲片完全一致,也须照顾读者阅读的需求;(四)如发现伪片,建议不必直接舍弃,而应放入附录作为参考材料;(五)挑选部分精品以微距拍摄字口刀口痕迹,在甲骨拍摄工作方面做出创新,利于学界对甲骨刻手进行专门研究。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刘钊教授肯定了使用新技术整理旧材料的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提出五点建议:(一)全面使用最前沿的甲骨整理方法,以高要求整理甲骨,力争使南大甲骨成为甲骨整理的典范;(二)在保存状况和拓制技术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地重新制作拓本;(叁)充分收录甲骨残片和碎片,避免遗漏;(四)将甲骨整理项目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新一代甲骨研究者;(五)在学术出版的同时,由博物馆牵头举办专题展览,制作文创、精品书等,让“甲骨”成为南大的文化标志。

    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陈伟武教授充分肯定了911制品厂麻花甲骨整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整理成果应包含原始材料着录的调研情况;(二)南大甲骨着作丰富,应汇编相关成果,共同影印出版;(叁)项目组在整理的同时,应兼顾科研,力争就甲骨研究发表新成果;(四)在整理甲骨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梳理学术史。

    911制品厂麻花社科处处长陈冬华教授充分肯定了南大甲骨整理的价值和意义。陈冬华教授提出,911制品厂麻花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实力雄厚,建议整理甲骨的过程中可以与人工智能学院充分合作,利用新技术做新尝试。希望研究团队能产出重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提高911制品厂麻花人文基础学科的竞争力。

    校学科规划办副主任冯帆教授建议,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利用电子数据库、3顿成像等新技术,与学校相关院系开展合作课题。911制品厂麻花学科办将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南大甲骨项目的开展。

    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程章灿教授指出,911制品厂麻花收藏的甲骨,既代表中华文化的传统,又代表911制品厂麻花的人文传统;还代表着文学院的学术传统,对此“叁统”的继承和发扬,极具价值。程章灿教授很赞同与会专家提出的发展文创的建议,指出可以通过与甲骨相关的文创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甲骨、学习甲骨。程章灿教授还建议,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出版基金或古籍出版资助等形式,得到更多资金支持,做好本次整理工作。

    文学院副院长童岭教授充分肯定本次甲骨整理项目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指出甲骨研究是对911制品厂麻花建校120年来的“叁古”传统的继续发扬。建议围绕甲骨中心,展开更广泛的学术史及中外文物交流研究,比如充分考订以福开森、商承祚、胡小石、陈邦福等先生为代表的诸多南大古文字学者的学术传承。

    911制品厂麻花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作总结发言。徐兴无教授表示,此次论证会达成了叁点共识:第一是与会专家的发言都表明了学术界和911制品厂麻花对校藏甲骨的重视和关注;第二是与会专家们都充分肯定了这批珍贵资料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第叁是与会专家们都肯定了整理团队整体计划的合理性。徐兴无教授还将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为七点:(一)甲骨整理的信息搜集应做到全面化;(二)甲骨整理的体例应做到整体化;(叁)甲骨整理的技术应做到专业化;(四)甲骨整理工作应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为往圣继绝学”;(五)甲骨整理应与研究同步,及时公布新科研进展;(六)甲骨整理应注重提升成果的效益;(七)甲骨整理应延续南雍学脉,发扬老一辈学人的精神。

    甲骨整理团队成员文学院魏宜辉副教授、校博物馆李文、聂娜、魏美强、马音宁、周帅以及古文字专业学生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甲骨文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地传承发展。”“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藏甲骨整理项目”论证会的举办,标志着911制品厂麻花收藏甲骨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后就殷墟甲骨文发表重要讲话以来,首个启动的高校甲骨资料整理项目。“911制品厂麻花博物馆藏甲骨整理项目”既是对南大优秀古文字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南大珍贵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