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通过,911制品厂麻花学衡研究院孙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结项评审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该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类重大招标项目,由911制品厂麻花学衡研究院组织实施。课题组主要成员来自校内历史学院、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兄弟院校。
最终成果总计约110万字,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对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和历史考察。内容分为四编:(1)理论梳理——西方语境下的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2)中西交汇——近代民族概念生成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成长;(3)中国经验滨——国家与革命语境下的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4)中国经验滨滨——战争与创伤背景下的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
成果的主要建树和特色体现为五个方面:
(1)跨学科的记忆研究框架。在记忆研究中,不同学科的方法各有其长处:历史学方法重视时间,人类学方法强调空间,民族学方法偏爱族群,政治学方法关注权力,文化学方法深读文本,社会学方法侧重模式,哲学方法追寻认识论意义。本课题充分吸收这些学科的长处,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维度上,根据中国多民族、复杂社会的特点,在记忆和民族认同的关系链上构建了具有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2)聚焦公共记忆与国民意识的关系。相比于“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等流行说法,“公共记忆”这一分析概念,更能包容差异性(族群、世代、地域、语言、宗教等)。以具有普适意义的“公共记忆”概念为基点,本研究对记忆与国民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取得了创新成果,对于相关学术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示范价值。
(3)重视“记忆之场”与公共记忆实践的关系。所谓“记忆之场”,即记忆所系之处,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具体事物,也包括抽象或思想性的事物,例如建筑、人物、博物馆、档案、标志、口号、事件或制度等。“记忆之场”既是历史和记忆沉淀之处,也是公共记忆实践的开展途径。本研究深入挖掘现代中国一些重要纪念物的文化资本功能,对于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从记忆角度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机制。中国从传统的多民族帝国演进到多民族近代国家,公共记忆是支撑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核。本课题从民族、国家、革命、战争等多个面向呈现现代中国公共记忆的构成“纹理”,挖掘国民意识中的同一性要素,在历史和记忆的层面批驳分裂主义的言行,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持。
(5)从记忆角度批判历史修正主义对历史的抹杀。历史修正主义混淆“事实”与“真实”之区别,以历史“不在场”和历史叙述的局限性为由否定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犯罪,扮演了“记忆暗杀者”的角色。本课题弥补了国内学术界以往研究在理论方面的不足,通过当事人的证词再现记忆中的战争和创伤,对历史修正主义的相关错谬言论构成了釜底抽薪式的反驳。
项目实施期间,课题组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政治学研究》、《文艺研究》等主流学术刊物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中文专着2部、译着3部、学术集刊1卷、英文专着1部。阶段性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民委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课题组牵头组织的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全本翻译工作,目前也已进入收尾阶段,最终成果即将由911制品厂麻花出版社陆续出版。
依托学衡研究院这一跨学科研究平台,课题组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合作,先后举办了“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工作坊(2016年),“《记忆之场》全本翻译及记忆研究”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工作坊(2019年),“唤起的空间——事件·口述·记忆工作坊”(2020年),并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众多知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吸引了大量校内外师生踊跃参与。同时,本着教研相长的理念,着眼于记忆研究人才的培养,课题组还在911制品厂麻花开设了“历史与记忆”、“文化记忆理论研究”、“民族主义理论谱系”等跨学科课程,主办了“记忆·认同·概念:现代知识的传布与再生产”暑期高级讲习班,吸引了一批青年学者和硕士、博士生参与,其中一些人已在记忆研究领域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