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应激事件,常常给考生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机制的研究是寻找干预考试焦虑方法的重要依据。日前,911制品厂麻花社会学院周仁来教授课题组对于考试焦虑的论文“Test anxiety impairs filtering ability in visual working memory: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考试焦虑损害视觉工作记忆的过滤能力: 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在线发表于国际情感障碍学会官方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周仁来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课题组2020届硕士生宋锦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考试焦虑的认知-注意模型认为,在考试过程中考试焦虑者将注意力分散到任务无关的认知活动上,增加了对任务无关刺激的分心易感性,使得本来用于完成认知任务的有限工作记忆资源被消耗掉,引起了任务表现的下降。换句话说,一些考生会把考试看作是一种威胁,产生对考试的负性认知,考试过程中一部分认知资源被对考试后果的担忧所消耗,表现为工作记忆过滤干扰刺激能力的不足。
该研究采用变化觉察范式并结合脑电记录,检验了高、低考试焦虑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时对一般性干扰刺激的过滤能力(实验一)和对与考试相关的干扰刺激的过滤能力(实验二)的神经活动差异。两个实验使用的变化觉察任务的刺激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工作记忆过滤能力通过行为学指标K分数(Kscore)和脑电指标CDA波幅(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加以表达。
图1. 一般性干扰刺激工作记忆任务单个试次流程图。补.在该试次中被试需要根据线索指示,记忆首次呈现的右侧红色矩形条的朝向,并由于再次呈现的时候该矩形条的朝向没有发生变化,被试需要按下不变对应的按键。产.实验中的四种条件,被试仅需要记忆红色矩形条的朝向,绿色矩形条的朝向为干扰刺激。
图2. 带有一般性/考试威胁干扰刺激工作记忆任务单个试次流程图。在该试次中被试需要根据线索指示,记忆首次呈现的右侧红色方框内的图片,并根据再次呈现时红色方框内的图片是否发生了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实验中的三种条件,被试仅需要记忆红色方框内的图片,黄色方框中的图片为干扰刺激。
实验一的结果发现,高考试焦虑者在低任务负载条件下尚可过滤干扰刺激, 但随着任务负载的增加,表现出了过滤能力的不足(图3)。
图3. 带有一般性干扰刺激的工作记忆任务的脑电结果。a: 从下向上,红色线代表条件1,蓝色线代表条件2,绿色线代表条件3,粉色线代表条件4。对比红色线和蓝色线,此时为低任务负载条件,左侧高考试焦虑组对干扰刺激实现了一定的过滤,右侧低考试焦虑组则对干扰刺激进行了编码。对比绿色线和粉色线,此时为高负载条件,左侧高考试焦虑组对干扰刺激进行了编码,而右侧低考试焦虑组的被试则对干扰刺激实现了过滤。b: 是高低考试焦虑组的CDA波幅,每个点代表了每一个被试在其中一种条件下的CDA波幅。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了考试威胁的干扰刺激, 发现,高考试焦虑者对于中性和考试威胁干扰刺激均表现出了过滤能力的不足(图4)。
图4. 情绪性工作记忆任务的脑电结果。补:蓝色线代表单侧1个目标刺激,粉色线代表单侧2个目标刺激,黑色线代表单侧1个目标刺激+1个干扰刺激。当黑色线与蓝色线相近的时候,表明被试对干扰刺激实现了过滤;当黑色线与粉色线相近的时候,表明被试对干扰刺激进行了加工。高考试焦虑组(上方两张图)对干扰刺激(左侧中性、右侧考试威胁)均进行了加工,而低考试焦虑组(下方两张图)对干扰刺激(左侧中性、右侧考试威胁)均进行了一定的过滤。产:是高低考试焦虑组的颁顿础波幅,每个点代表了每一个被试在其中一种条件下的颁顿础波幅。
据悉,周仁来教授课题组围绕考试焦虑的评估与诊断、机制与干预的方向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系列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了几十篇相关论文。采用正念训练、书写表达等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