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技动态

    地理与海洋学院在亚洲陆地环境演变领域取得多项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12-13 点击次数: 作者: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来源:科学技术处

    在最新一期国际重要学术刊物《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了地理与海洋学院张瀚之博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Expansion of dust provenance and aridification of Asia since ~7.2 Ma revealed by detrital zircon U-Pb dating”。这项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南部蓝田地区沉积物进行系统的碎屑锆石测年,揭示了亚洲内陆自7 Ma (百万年, 下同)以来干旱环境阶段加强的过程。

    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一直都是受到关注的科学问题。亚洲内陆干旱加强会引起粉尘排放量的增加,进而引起黄土高原和北太平洋地区风尘量增加,可能会引起全球二氧化碳变化。沉积物中的锆石矿物抗风化性强,相对稳定,并且不同地区产生的锆石有特定的年龄,可作为地表物质迁移过程的示踪。张瀚之博士等利用我校新建成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实验室,结合高精度的碎屑锆石U-Pb定年技术,测出锆石年龄,并通过锆石年龄谱示踪物源,估算不同源区对风尘沉积的贡献量。她们发现,在距今7.2-2.5 Ma,黄土高原南部蓝田地区风成沉积碎屑锆石主要来自周围秦岭山脉和青藏高原东北部,而在距今2.5 Ma,1.2 Ma和0.02 Ma,祁连山以北的中国北方干旱区的物质贡献量逐步增加,反映了中国北方在晚新生代7.2 Ma以来逐步干旱化的过程。这一干旱化的过程与全球逐步变冷同步,而与青藏高原周围构造活动关系不明显。基于这些事实,她们认为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主要受全球变冷的影响。

    不同时间段黄土高原南部蓝田地区碎屑锆石鲍-笔产年龄谱特征及其与潜在物源区的鲍-笔产年龄谱特征对比。(箭头指示不同沉积时间锆石年龄谱变化)。

    在此之前,地理与海洋学院徐志伟副教授作者为第一和通讯作者的论文“Seesaw pattern in dust accumulat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forced by late glacial shifts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Geology》上,他们通过对黄土高原粉尘沉积速率的研究,发现了黄土沉积过程与气候变化的直接联系。同时,地理与海洋学院研究生方伊曼作为第一作者和马春梅副教授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Airborne pollen concentration in Nanjing, Easter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上,她们通过对植物花粉的连续观测,发现了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花粉传输过程的影响。

    以上三份学术刊物均被Nature Index收录,是专业领域著名的学术刊物。参加以上三项研究的还有国内外的多位学者。地理与海洋学院鹿化煜教授全程参与了三项研究,是三篇论文的合作作者。这些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联合资助。

    论文链接:

    1.

    2.

    3.

    (地理与海洋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