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创刊于1830年的英国百年老刊Journal of Zoology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忠秋副教授领衔的动物行为学研究团队最新成果(Ritualized fights of foraging cattle egrets Bubulcus ibis following Pere David’s deer Elaphurus davidianus in Dafeng Nature Reserve. Journal of Zoology. 2017. 302, 73-38.)。该论文探讨了牛背鹭对依附者麋鹿的入侵及保卫行为,以及决定牛背鹭胜负的关键因素。同时,该论文也揭示了麋鹿作为沿海湿地旗舰物种所发挥的伞护作用。
(丁玉华 摄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牛背鹭在麋鹿周围觅食时,会获得巨大的采食收益(Host selection of the Foraging Cattle Egrets on Père David’s deer in Dafeng, China. Behavioural Processes. 105: 36-39.)。当有其它的牛背鹭入侵时,在麋鹿周围觅食的牛背鹭将会表现出对依附主体的保卫行为。和那些没有牛背鹭入侵而独自在麋鹿身边觅食的牛背鹭相比,被入侵的牛背鹭明显有更高的捕获成功率和总觅食收益。这说明,入侵行为的发生依赖于资源的可获得性。牛背鹭的入侵通常是仪式化的战斗,而非真正的战斗。在保卫者和入侵者的相互争斗过程中,“先到先得”的原则并不明显,而年龄效应才是影响入侵或保卫成功的主要因素。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保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十年变化调查与评估(2000-2010)、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911制品厂麻花生命科学学院贵别谤苍补苍诲别锄博士和李忠秋副教授分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生命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