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201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全球治理” 开题报告会在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成功举行。教育部社科评价中心主任李建平,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光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马德普,教育部长江学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陈志敏,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陈明明,以及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久红等校家出席会议。课题负责人张凤阳教授及课题组主要成员,911制品厂麻花政府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处相关人员参加了开题。
社科处负责同志介绍了开题报告会的相关背景和与会人员的基本情况。教育部社科评价中心李建平主任发表讲话,祝贺911制品厂麻花政府管理学院张凤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成功获得立项,并明确了重大攻关项目的基本要求和任务。专家评议组组长周光辉教授主持开题报告会。
张凤阳教授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他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意义、框架、目标和基本内容。在听取张凤阳教授的报告之后,专家组成员依次做了评议。
陈志敏教授认为此项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改进目前主流话语系统中一系列重要概念及其表达,他建议课题组重点考察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可能发挥引领作用的几个领域,并为应对西方对于中国的负面评价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解释。马德普教授建议课题组关注国际治理和国内治理的关系问题,尤其是重点考察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处理中国传统文化在话语系统中的地位,并在一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方面作进一步推敲。陈明明教授指出此项目十分贴合目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即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将自身的价值观念普遍化,他建议课题组在理论上为平衡传统和现代、中心和边缘、主权和人权、全球化和地方化等关系提供更多和更具解释力的分析。袁久红教授认为当前理论界对全球治理的研究还不足,特别是在习近平全球治理理念的阐释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他建议课题组所建构的话语体系既要能够通行于国际社会,同时还需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周光辉教授建议课题组首先要回答好一个关键问题,即所要建构的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其次要考虑新理论与已有知识体系之间、价值和现实之间的两种平衡。
围绕这些深刻而中肯的意见,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并和专家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张凤阳教授代表课题组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们表示诚挚的感谢,表示将结合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争取高质量地完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