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科技动态

    我校医学院“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和“蜱虫病布尼亚病毒”研究获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4-03-05 点击次数: 作者:科学技术处 来源:新闻中心

    我校医学院病毒学教授邢峥研究室二月份在国际病毒学著名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学杂志)发表论文《Evasion of Antiviral Immunity through Sequestering of TBK1/IKKe/IRF3 into Viral Inclusion Bodies》, 阐述病毒逃逸宿主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机制。即感染过程中,病毒可以通过在细胞中形成的包涵体,有效地移位和“雪藏”抗病毒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激酶和转录因子,导致抗病毒反应减弱、病毒增殖增强,从而使病毒成功逃逸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免疫。

    这篇论文因为发现新型“病毒免疫逃逸机制”及其重要性,被《Journal of Virology》编辑部选为“亮点推荐Spotlight Feature”论文,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晓东同学为第一作者。同时,PLoS Pathogen副总编辑、佛罗里达大学Grant McFadden 教授, 也因为这一发现在病毒学领域的“特殊重要性”,推荐这篇论文到学界知名的“Faculty of 1000 (F1000) Prime Report”。

    “蜱虫病”又称为“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现病毒性传染病。这种新传染病起病急,在危重病人有高热伴出血症状,很快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病死率一度高达15%以上,引起国内外学界高度关注。邢峥教授实验室自2011年起开始研究这一新现病毒的病原生物学和疾病发病机制,首先报道这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可以在人单核细胞内增殖、产生炎性因子,以及炎性因子产生的调控通路,并发现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s可以抑制抗病毒干扰素的产生 。他们也报道了NSs可以和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TBK1激酶相互作用,但当时其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机制并不明确(Qu et al, J. Virol. 2012)。

    病毒感染形成的包涵体,是一种特殊的亚细胞结构。教科书观点一直认为包涵体是病毒合成过程中多余的病毒蛋白堆积而成,似乎没有实际功能。吴晓东观察到,NSs在感染的细胞中可以形成包涵体;由于NSs可以跟TBK1相互作用,NSs因而将TBK1从包浆中的功能位置,移位到具有相对不溶性的包涵体而失活。不但如此,因为TBK1 还可以跟IKKe结合,同时TBK1被感染激活之后,磷酸化并结合信号通路下游的IRF3,因而借助与TBK1的作用,NSs也将IKKe和IRF3一并带进包涵体“雪藏”(sequestration),直接导致转录因子IRF3不能进入细胞核、诱导干扰素产生障碍(Wu et al, J. Virol. 2014)。最近吴晓东又发表论文,阐明这种包涵体的本质是脂滴小体(Lipid Droplet),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新病毒的增殖与细胞脂质代谢有关(Wu et al, FASEB J. 2014)。

    本研究改变了我们对于病毒包涵体功能传统的认识,揭示了病毒包涵体在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辅助病毒免疫逃逸的功能。蜱虫病布尼亚病毒狈厂蝉蛋白的这种机制极为独特,在病毒的发病机制中显然起重要作用;通过对包涵体功能作用的重新认识,针对病毒包涵体作为药靶,可以为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