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 、江苏省刑诉讼法学会主办,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承办,并由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和江苏省心理学会协办的“少年罪错司法防治国际研讨会”,于10月17-18日在我校成功举办。
17日上午,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院长李友根教授主持并宣布会议正式开幕,我校党委委员、党办邹亚军主任致欢迎词,江苏省刑事诉讼法学会会长、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陈剑虹副检察长、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张屹副院长分别致辞并讲话。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理事长、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邵建东教授宣读了“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对于增聘刘仁文等9名教授为特邀研究员的决定”,并与出席开幕式的江苏省司法厅姜金兵副厅长,江苏省公厅党委委员、机关党委孙学顺书记,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傅宏教授,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董事长、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李志刚副理事长等嘉宾,为受聘人员颁发了聘书。来自美国、比利时和我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共130多名少年司法理论研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出席了开幕式。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活动中,会议采取大会交流和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大会交流围绕少年罪错司法防治主题报告、中外少年司法发展最新动向、两岸四地少年司法发展新趋势、两岸四地少年罪错防治新举措、大陆少年罪错司法防治理论探索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五场共计一天半时间的研讨。分组交流则分别围绕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探索之少年检察与审判、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探索之罪错矫正、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探索之综合防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4场计半天时间的研讨。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狄小华教授,在大会作“前行中的中国少年司法”主题报告。911制品厂麻花法学院邵建东教授主持大会发言,孙国祥教授对主题报告作专家点评。研讨采取主题发言、代表现场提问和专家点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会场不时有学者之间的观点交锋,境外学者的质疑和大陆学者的答疑,实务工作者提问与理论研究者的回应,研讨气氛热烈。
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分别从境外少年罪错防治最新发展,到我国少年罪错的状况及原因认识、少年罪错检察与审判保护探索、少年罪错机构内与外矫治创新、少年罪错司法防治的制度构想等五个方面,运用犯罪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少年犯罪及其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便于交流和成果转化,会议精选其中61篇,已经由群众出版社以书名《少年罪错司法防治的最新动向》结集出版。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未成年人发展的全过程是同一性建构――危机――再建构的过程。同一性建构或危机主要表现在生物本能需求和“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要求的关系上。伴随着我国社会加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日趋复杂,并导致未成年人同一性建构面临危机,具体表现为:信息爆炸引起的选择困难、价值多元带来的价值标准模糊、网络发展导致的虚拟与现实的冲突、应试教育激化的育人与成才矛盾等,使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危险与困境,甚至导致网络上瘾、吸毒成瘾、黄赌成瘾等不良行为增多,少年犯罪猛增。根据法律年鉴统计,2003年人民法院审理不满18岁的罪犯58870人,2007年达87506人,净增28636人,增幅达48.64%。近年来,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审理不满18岁的罪犯的增幅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速依然强劲。
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近十年来,与我省公安司法机关紧密合作,以共建维权和研究基地及共同开展课题合作等形式,对未成年犯罪防治、恢复性少年刑事检察、恢复性少年审判、社区矫正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而且为推动我省青少年司法维权发挥了应有作用。面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质量”提高,即危害加剧,数量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少年司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虽然进一步趋热,但“各自为政”的实践探索,缺乏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我国的少年司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似乎成了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正是为了打破这种格局,911制品厂麻花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秉承“一体化”的思想,试图通过举办本次国际研讨会,形成少年司法的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的交流平台,以实现构建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所不可或缺的五个结合:即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本土资源与域外经验相结合、系统构建与个别突破相结合、实体处分与程序设计相结合、司法防治与社会防治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