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南大小鼠资源库迎来十年庆已拥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千余种

    发布时间:2012-11-10 点击次数: 作者:齐琦 王宇静 记者 袁涛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11月9日讯(通讯员 齐琦 王宇静 记者 袁涛)“目前,资源库已拥有小鼠种类1000余种,范围很广,相关疾病的模型基本都有。”今天,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迎来成立十周年庆典,研究所小鼠实验室副主任李朝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位于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是以小白鼠研究闻名的研究机构。2001年12月,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的支持下,911制品厂麻花启动建设“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并相应成立了911制品厂麻花模式动物研究所。目前,研究所已建立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分子心血管学、代谢疾病和生物信息学等多个研究方向,以功能基因组学和实验动物学为基本研究对象。目前,研究所现有教授15人,其中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自2001年以来,研究所共承担研究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

      李朝军教授介绍,目前研究所至少有3万只小鼠,小鼠疾病模型有1000多种,其中包括自主创制的700多种,心血管、肥胖、糖尿病、老年痴呆等人类常规疾病模型都有。目前,1/3的品种已对外销售,主要服务对象为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

      李教授透露,基因组改造类别包括敲掉基因、植入基因和转基因叁种。为了保证医学研究免受干扰,小鼠的生存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小鼠的吃住都很好,生存繁育的地方卫生条件是无菌的,温度、湿度、洁净度也有相应的要求。小鼠放在哪里,如何喂养,如何清理排泄物,都有操作流程,任何人进入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

      据了解,南大小鼠资源库是国家科技部唯一认证的国家级遗传工程小鼠种子中心,并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连续叁年通过了国际上础础础尝础颁实验动物管理认证。经过十年的发展,资源库目前已成为集遗传工程小鼠的资源保存与供应、疾病模型创制和开发和实验动物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服务平台。

      “建立小鼠资源库的功劳并不在于发表多少篇论文,而在于对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的推动,让用小鼠进行医学实验成为可能。”李朝军表示,目前,小鼠资源库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亚洲第一,作为亚洲的发起单位之一,资源库已经加入国际小鼠表型同盟,未来十年中,将对2万多只小鼠进行遗传基因改造。

      记者了解到,南大模式动物研究所除研究小鼠外,还设立了果蝇、爪蛙和斑马鱼叁种模式动物的研究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模式动物在分子、细胞和整体动物等不同层次上研究基因功能、基因调控及疾病发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