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南大图书馆镇馆之宝一页千金

    发布时间:2012-10-30 点击次数: 作者:通讯员 齐琦 记者 王晶卉 来源:南京晨报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昨天,南大杜厦图书馆全面开馆。记者在古色古香的古籍图书室,见到了南大图书馆年代最老的书。据工作人员称,这本古书用“一页千金”来形容其价值并不为过。

      这本书躺在透明的陈列柜里,从泛黄的纸页、脆薄的纸质可以看出年代久矣。书的封面用古体写着《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宋),吕祖谦撰,南宋建阳书坊刻本。在书的夹页里,还有不少古人看书时做的标签,虽然卷曲着,但保存安好。南大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书为吕祖谦十七史详节之一,是作者读史时删节备检之本。

      最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装帧采用的是“金镶玉”的手法:每页纸中间的主体部分是黄色的,那是书原来的纸;上端和下端则是白纸,是后来加上去托衬用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装帧一方面可以“加固”脆化的纸,另一方面在翻阅时也可以不用接触原来的书页,看起来还比较美观。不过,“金镶玉”的工序比较复杂,要把原来的线装书拆线,还要将每页纸撑开等等,为防止造成损伤,需要专业、耐心和细心的人来操作。

      “现在留存的宋本书很少,在明末清初时,已经是论页卖了。论价值,这本书绝对是‘一页千金’。”

      和这本宋本书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样宝物——《至正金陵新志》,元代张铉纂,元至正四年(1344)刻本,是南大年代第二老的书。记者&苍产蝉辫;王晶卉

      南大学生有望借到哈佛的书

      今后,南大的学生有望借到哈佛大学的图书。昨天,首届全球高校东亚图书馆国际论坛在南大仙林校区举行,参会的海内外100多位图书馆馆长共同谋划建立东亚研究文献的国际共享平台。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长郑炯文介绍,他们拥有中文、日文、朝鲜文、越南文等140万藏书,其中中文书就有将近80万册。馆里1795年前出版的中文善本特别多,有4000多种5万多册,其中有270多个孤本,包括《永乐大典》叁部等。目前,他们正和北京图书馆合作,准备6年内将所有馆藏中文书数字化,实现共享。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告诉记者,哈佛、普林斯顿、华盛顿、加州伯克利等美国名校都有东亚图书馆,馆藏非常丰富。比如哈佛的港台版中文书,甚至比复旦的还要多。这次全球东亚图书馆馆长坐在一起,就是商量如何共同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南大的学生也有望借阅到哈佛大学的书。

      葛剑雄透露,目前这方面工作已经开始在做。因为实体书往来不方便,还要付邮费,因此主要通过书籍的电子化数字化来实现相互传递,目前在技术上已经毫无问题。当前的主要难点是知识版权问题,比如复旦仅购买电子书籍资源就花了1200万,根据协议,只能在本校范围内借阅。如何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又不违反知识产权,也是大家迫切需协商的问题。

      “大学图书馆的老观念也要改。”葛剑雄还提到,以往图书馆的惯性思维是把图书保管好,尽量减少损伤。但是大学图书馆不是藏书楼,让更多的书籍流通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把自家的馆藏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也需要观念上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