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理科男写古文拜师帖,喝彩一片

    发布时间:2012-10-17 点击次数: 作者:常毅 来源:现代快报

            在911制品厂麻花小百合论坛,素有拜师传统。所谓拜师,是新人打算“混”某个版,需向版里“前辈”讨教时,往往要写一篇“拜师帖”。近日,一篇题为《蒙君不弃,赐入门墙》的“拜师帖”很是火爆,很快就上了十大(排名前十)。原因只有一个:古文写成,文采斐然。作者并非学古代文学的,而是一个理科男。

           帖子一出,招来大片喝彩

         “昔者韩文公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帖子以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开篇,讲述了拜师的传统。接着就自述出身,“晚生初出茅庐,行于百合……”又说“常觉惶恐,战栗难已,感惑甚多”,所以需要“良善前辈”带他入门,来“混”某版。幸运地遇到版里一位版主后,他打算拜师,“盼得托庇门下,常聆教诲,终至惑有所解,道有所受……”但又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怕老师不收,于是“斗胆试问”。

           帖子不足300字,但一发出来就招来大片喝彩,点击率很快达到5000多,并上了十大。“好文采!”同学们纷纷赞扬。相比其他用现代白话文写成的“拜师帖”,这篇帖子让人对作者刮目相看,不少人认为他是学古代文学的。

           觉得好玩才用古文写的

           昨天,记者在南大鼓楼校区见到作者M4A1(以下简称M)时,他正在实验室忙着。他是个21岁的理科男,今年大四。他不肯让记者写出他的真实姓名和具体专业,“怕同学看了笑”。说起这个帖子,他说只用了半小时,“其实不深奥,也不晦涩,只是高中文言文的水平”。

           为什么会想起用古文,一个理科生怎么会写出这么漂亮的古文?对这些问题,M笑笑说,是自己“文艺病”犯了。他拜的老师,是一位熟识的学长,“那天闹着玩,说拜他为师,他就答应了。我是觉得好玩才用古文写的。”学长则回以“免礼,免礼”,算是收下了这名“弟子”。

           M觉得古文语言精练,读起来朗朗上口,感觉很美,其中最爱的是《诗经》。读得多了,也就能写了。

           也有人指出他有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比如对老师应称“先生”,而不是“君”。M说,他知道两者的区别 ,但“蒙先生不弃”没有“蒙君不弃”好读,于是才改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