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昨日在911制品厂麻花举行

    发布时间:2012-07-23 点击次数: 作者:张文江 王晶卉 来源:南京晨报

        

        昨天,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在911制品厂麻花举行。来自北大、清华、港大、台大等40多位著名大学校长会聚一堂,就高等教育发展及中华文化传承等热点话题进行热烈交流。

        香港:首次启用顿厂贰考试,高中毕业减负

      和台湾的生源下降,大学面临洗牌和转型相反,香港中文大学的沉祖尧校长笑称,自己正为今年新学期突然要增加的叁千新生犯愁。

      原来,从2009年起,香港高中学制改为3年,而大学由3年改为4年。“也就是说2006年9月就读中一的学生,会在完成六年中学教育后,于2012年考进大学。因此今年这一年对大学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年。不仅是人数突然变多,整个课程也要改变。”

      而和学制改革同时进行的,还有香港的升学考试。“7月20日,是香港首次顿厂贰考试放榜的时间,香港媒体称这是香港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沉祖尧校长介绍,顿厂贰考试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考试的四个核心科目为语文、英语、数学及通识教育。“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减少考试,过去高中毕业需要有两次考试,一次是中五的会考,一次是中七的础—尝别惫别濒考试。现在则只有一个顿厂贰考试,通识教育是其中新增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

        南大:港校“掐尖”会形成良性竞争

      在谈及高校教育改革时,911制品厂麻花校长陈骏表示,目前南大正努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将课程体系与国际一流大学对接。陈骏认为,大学高等教育改革要与中学改革衔接,还应该与研究生教育相衔接。

      近几年,港校在内地不断增加招生计划,以国际化教学环境等优势每年“抢”走越来越多的尖子生。港校来内地“掐尖”,是否已经对内地重点高校生源形成了威胁?对此,陈骏表示,内地优质生源庞大,被港校录取的尖子生数量并不多,并不会对内地高校招生造成影响。相反,他认为这种与香港、台湾等地的高校进行“比拼”的招生模式,会在高校中形成良性竞争,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台湾:招大陆学生“叁限六不”有望松绑

      目前高考人数逐渐减少并非大陆的特殊现象,此次会议上,台湾大学李嗣涔校长也表示了对台湾生源逐年减少的担忧。

      他介绍,从台湾每年出生的人口数,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在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数是40万上下,到了2010年只剩下20万出生人口。以18岁上大学的学龄人数为例,2016年,即4年后,台湾会少掉6万新生入学。

      “如果这个缺口没有补起来的话,台湾的163所大学不知道有多少要倒掉,因为一下子少了20%的入学人口。所以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出生急剧下降,这也要求高校要做好转型。”&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招不到学生的高校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政府还鼓励学校进行合并。”李嗣涔说,高校还在想办法扩大生源,“现在台湾在招收大陆学生时有‘叁限六不’政策,叁限是指限制采认高等学校、限制赴台大陆学生总量、限制学历采认领域;六不则是不涉及加分优待、不影响台湾岛内招生名额、不编列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打工、不得在台就业和不得报考公职。这样的政策对台湾大学的发展不利,台湾政府适时会对这一政策‘松绑’。”


        北大校长周其凤:现场展示写给母亲的歌

      因为最近跪拜老母的事件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昨天北大校长周其凤的现身,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想采访周校长,工作人员帮忙联系后回话:因为此事在风口浪尖,已经沸沸扬扬,周校长不太愿意接受采访。

      会议间隙时,周其凤混在一堆校长中走出会场,很难一眼找到他。好不容易发现他时,他正在和一位校长聊天。记者上前和他打了个招呼,他一脸问号,记者亮明了身份后,他赶紧摆摆手:“不要采访我。我现在是说也不好,不说也不好,叫我说什么呢?”一脸无奈地闪人了。旁边一位校长笑道:“你们还是放过周校长吧。”

      对于周其凤跪拜老母的举动,网上非议声不少。虽然周其凤昨天没有正面回应此事,但是在后半场的报告会上,他的一个举动还是让人体味到他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当时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张信刚作完报告后,将叁本《中国文化导读》分别赠送给台大、北大和南大校长。周其凤正好是后半场报告的主持人,他上台后说:“我也有一件礼物回送给张校长。”他拿出一个碟片说;“这是我为母亲写的一首歌,叫做《妈妈的油茶果》,前阵子北大与台大乐团一起演唱了这首歌。”记者注意到,碟片是红色封面,上面有宋祖英的头像,写着宋祖英演唱。

      据知情人透露,在这次北大与台大联办的音乐会上,周其凤提到,小时候家境不好,母亲带自己到深山中捡油茶果差点走失,情到深处,令人动容。

      据了解,2009年,周其凤上任北大校长后,曾对该校自主招生政策进行补充,增加了“凡发现生活中不孝顺父母者,一律不予录取”一条。周其凤还曾在北大百年讲堂动情演唱自己作词的《唱给妈妈的歌》。母子情深可见一斑。

      《妈妈的油茶果》

      在高山深处的悬崖陡坡

      长着妈妈的油茶果

      油茶果的油汁里

      饱和了妈妈的眼泪,妈妈的苦

      

      在山溪旁的油坊里

      水车吱扭吱扭地旋转着

      妈妈背回的茶果哟

      榨出了滴滴香油,

      留下了饼饼茶枯

      

      洁白的油茶花开了又落

      化作妈妈年年的果

      油茶果的背篓里

      装满着妈妈的希望,妈妈的我

      

      在我远行的日子里

      妈妈一天一天地变老着

      妈妈捎来的茶油哟

      炒香了我的饭团,

      陶醉了妈的爱抚

      

      啊,

      在高山深处的悬崖陡坡

      长着妈妈的油茶果

      啊,

      在高山深处的悬崖陡坡

      长着妈妈的油茶果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我们不是来抢状元的

      对于这两年内地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状元之争”,徐立之早有耳闻。谈到这个话题,他有些尴尬地笑了下:“我们欢迎优秀学生来,但并没有刻意来抢状元啊。”他说,有人说港大动不动拿几十万奖学金来“钓”状元,其实高额奖学金的初衷并不是抢状元,内地学生到香港学习、生活本来花费就高,给他们奖学金是希望他们在香港生活更舒适、更能安心地学习。徐立之透露,港大每年奖学金支出达2000万左右,都是学校通过校友捐赠等途径自筹经费发放的。

      他说,其实状元只代表一次考试成绩突出,并不能说明这个学生是最优秀的。“我们今年从世界各地招了300多位优秀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他们有助于改变学风,给学校带来喜人的变化。”

      经常到内地来交流,徐立之表示,内地高校也有令人羡慕的地方。比如设备一流,有的比港校还好;内地地盘大,实践活动机会多,学生就业去向也很丰富。

      对于内地学生的表现,徐立之评价为“非常用功、认真,不放弃。我们招志愿者,内地学生报名太积极,我们恨不得限制名额。”不过,他指出,内地学生太听话,课堂上喜欢听老师说,发言却很少,这样很难出现挑战权威的人才。“不过他们学得非常快。”

        两岸清华大学校长:我俩都是学物理的,年龄也差不多大

      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左)和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右)。
      茶歇时,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和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两个人凑到一起,拉着手说个没完,兴奋得像两个孩子。“我们俩都是学物理的,年龄也差不多大。”陈力俊也忍不住插了句:“还有人说我们俩长得像呢。”

      顾秉林说,虽然两岸清华大学从1949年以后相隔,1991年才开始交流互访,中间几十年的隔绝,并没有割断这同根同源。“我们的校训是一样的,都是梁启超1914年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歌也是一样的。这几十年,虽然没有交流,我们两岸清华大学在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上也是很相像的。”陈力俊也兴奋地说:“因为台湾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大学当过18年校长,因此在台湾清华大学,连建筑都是‘水木清华’的风格。”两位校长透露,现在两校交流已十分频繁,每年都会互派一批学生,还有两校教师参与的共同课题,涉及能源、纳米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的科研创新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