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onghoo.net/nj/njxw/content/attachement/jpg/site2/20120723/78e3b59d34a41176eb3225.jpg)
(左为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右为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
一个是大陆清华大学,一个是台湾清华大学。昨天,第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在911制品厂麻花举行,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911制品厂麻花、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海峡两岸四地40多位校长出席论坛。论坛茶歇时,两岸清华大学校长凑到了一起,兴奋地聊个不停。
“我们俩都是学物理的,年龄也差不多大。”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笑着告诉记者。台湾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也忍不住插了句:“还有人说我们俩长得像呢。”
顾秉林说,虽然两岸清华大学从1949年以后相隔,一直到1991年开始交流互访,中间几十年的隔绝,并没有割断这同根同源。
“我们的校训是一样的,都是梁启超1914年清华大学演讲时提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的校歌也是一样的。那些年虽然没有交流,我们两岸清华大学在办学理念、发展思路上也是很相像的。”陈力俊说:“因为台湾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大学当过18年校长,因此在台湾清华大学,连建筑都处处可见北京清华大学的影子,都是‘水木清华’的风格。很多建筑都是以‘院’和‘斋’命名,名字也和北京清华大学一样。”
说起两校学科上的差异,陈力俊说,台湾清华大学是理工科一枝独大,特别是工科是属一属二。顾秉林则表示,北京清华大学规模更大,综合性更强,既没有丢失工科强项,文科发展也不错。
两位校长透露,现在两校交流已十分频繁,每年都会互派一批学生,还有两校教师参与的共同课题,涉及到能源、纳米等一系列新兴学科的科研创新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