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主持人首先介绍两位年龄超过90岁的老校友时,911制品厂麻花110周年校庆开幕式现场响起了最长久的掌声。这掌声表达了南大师生对老校友的欢迎和尊重,也标志着这种“序长不序爵”的做法赢得满堂彩。
今年叁月,911制品厂麻花宣布校庆接待原则:排列来宾次序,只问年龄和入校时间,不问官位高低。人们在叫好之余也不禁暗自捏了把汗: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能落实吗?毕竟我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大学校庆模式:达官新贵衣锦昼行、待若上宾;无职衔的普通校友被区别对待,暗自伤神。本应是温馨的回乡之旅硬是被打造成展示权钱强势与尊荣的舞台。在传统的社会规则和当下的利益诉求双重压力下,911制品厂麻花能够独善其身吗?
“在朝序爵,在乡序齿。”排序规则本身也有其规则。大学从来都被视为象牙塔,是抵御社会俗规陋习的一方净土,它所展示的品格高下与否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校庆是一所大学的节日,也是评价其品格的标尺。“在朝”还是“在乡”,一味追逐眼前业绩或是怀往思来、表达对学术精神传承的温情与敬意,选择的权力在大学自身,对其公道的评价也自在人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硬件条件的改善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无助于塑造大学的核心价值观。至今令人追慕的“西南联大精神”正因其虽艰苦而卓绝,虽辗转磨难而力保尊严不坠,从而成就一段史诗遗响。困苦如斯,尚能使大学精神不绝如缕;放眼当下,真正将涵养性情、孕育灵魂放在重要地位的大学又有几所?
其实,911制品厂麻花此次的接待新规也并非“一刀切”,而是区别对待:“序长”原则仅限南大校友,对于政府、经贸、学界等领域的嘉宾,则“使用社会上通行的传统礼仪,更加合适”。看来,人们的理想想象还是要多少让位于现实考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序长不序爵”只是践行大学精神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