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教育: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得主?
丹尼尔?舍特曼:我想,将来在不同的领域中国都出现诺贝尔奖得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的下一步必须专注少数和质量。现在中国比较重视数量,庞大的架构,大量的学校,每个人都在学习,非常好,但是现在,需要注意质量,不只是数量。专注质量,你只专注少数领域而不是所有的领域,专注少数的学校,你给它最好的科学家,培养好的科学家,这样就会出诺贝尔奖得主。
凤凰网教育:您认为中国大学的学生或者学术科研和国外的学生和科研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丹尼尔?舍特曼:我不知道答案,因为我不太清楚中国大学的情况,我并没有在中国的大学呆过足够长的时间。我可以告诉你中外学生的不同,不是大学,只是学生。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国家的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不同。在我们国家,学生们经常问问题,他们总是在问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你为什么那么说”,他们永远不会保持安静,在中国,学生们坐着,听着,他们不提问。在我们国家,老师们必须一直回答问题。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这是一个不同。在中国,学生们安静地坐着听着,对老师来说十分轻松,老师没有任何挑战。在我们国家,老师总是有挑战,他们不得不去想怎么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有时候学生们会说,“老师我认为你黑板上写的有错误”,老师说,“哦,不好意思,是的,我写错了”,所以,学生们很积极主动,总是在挑战。
凤凰网教育:中国许多学生可能会害怕我提的这个问题很蠢,问得不好,比较极端或者比较好笑,中国学生可能会比较胆怯,这个怎么办?
丹尼尔?舍特曼:你知道,失败并不可耻。我们可以失败,这没问题。也许你问了一个不是很好的问题,但下一个问题可能会很好。它说明,老师喜欢学生提问问题,这表明学生对他说的问题很感兴趣,所以,我们鼓励学生一直问问题。在这儿我参加国际论坛,然后看到底下坐的都是中国学生,但是,有时候在国际论坛,我们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学生,他们提问许多问题。东方学生基本不提问。我会鼓励他们,“你们的问题是什么?你可以问我,我很高兴为你回答。”我认为,鼓励学生提问问题是老师的工作,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你可以提问问题”,“我很高兴你能提问问题”,“我鼓励你提问问题”,然后学生就会提出问题。老师跟学生之间开始对话,师生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