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什么样的学生为傲?昨天,在911制品厂麻花第五次全球校友代表大会上,历时两个多月的“911制品厂麻花杰出校友”评选结果火热出炉:闵恩泽、吴良镛、章开沅、沙祖康、杜厦、叶兆言、刘茹、王同歌、程抱一、聂华苓等10人和“西南服务团校友团队”,分别成为“2012·911制品厂麻花杰出校友”个人和集体。
军人、院士、作家、学者……入选的杰出校友都在各自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更值得瞩目的是,有不少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1965级气象系的王同歌就是其中的一位。
上世纪70年代,王同歌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苏北灌云县,在该县气象局下属的燕尾港气象站,一干就是32年。当年,燕尾港只有一间茅草房、一堵土坯墙加上一条与外界相通的沙石路,没有淡水、没有蔬菜,没有一班去城里的车。而他,却是这个小渔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在白茫茫的盐碱地和一片片的芦苇丛中,王同歌每天定时定点进行室外监测,和同事们一项项地填补燕尾港气象资料的空白,即使狂风暴雨、冰雹强雪也不例外。32年来,燕尾港没有一次气象缺测、早测、迟测、缺报、漏报等情况发生。由于渔村教育质量差,王同歌的两个子女都是中学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坚强的老人为此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杰出团体“西南服务团校友团队”,则诠释了过去年代南大学生集体的热血和奉献。
1949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大西南,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的44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现年82岁的南大校友李同芬,当年19岁,没跟家人打一声招呼,扛起一个背包就去了云南,这一去就是63年。63年中,她在彝族少数民族地区爬山涉水,甚至还遭遇过武装暴乱,有8名校友不幸遇难,但像李同芬一样,参加西南服务团的校友们大多留在了当地。
南大不仅关注“顶天”的校友,同样关注“立地”的校友。这些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赢得了校友代表大会全场最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