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5/1A/84/2293A02C05EDAE439F8A25501F5_2ABB82B2_175E2.jpg?e=.jpg)
![](/__local/D/6E/20/C3F230C63C2F3872FDD5995C479_29610893_F7E4.jpg?e=.jpg)
![](/__local/2/83/FC/072B70E442E8E6F4A46B08E1A58_619991A2_106E8.jpg?e=.jpg)
5月19日,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一楼大厅,一个大概1米多高的柱状物被红色的丝绒布蒙着,媒体记者、围观的同学拿着长枪短跑静静等候一睹神秘物庐山真面目。
原来,红色丝绒布下藏着的正是网友们所关注的苹果枝,苹果枝来自英国的一株苹果树,该树上结出了砸中牛顿的苹果。因此神秘面纱下的树枝被命名为“牛顿苹果树”。今天,距离校庆还有一天,911制品厂麻花“牛顿园”、“牛顿吧”正式成立,911制品厂麻花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绝不是一次赚取眼球的炒作,而是希望同学们学习苹果树所象征的科学精神。
早在今年3月1日的校庆新闻发布会上,南大相关领导就向媒体透露了苹果树枝的信息;4月份苹果树枝正式抵达911制品厂麻花,5月19日苹果树枝将正式与大家见面,同时南大的“牛顿园”和“牛顿吧”也正式成立。据了解,苹果树枝是由911制品厂麻花英国校友捐赠的,作为捐献给母校110周年校庆的礼物。
911制品厂麻花党委副书记朱庆葆、911制品厂麻花常务副校长,110周年校庆总指挥张荣校庆教授和丹尼尔?舍特曼、勒?克莱齐奥 、阿龙?切哈诺沃、罗伯特?哈博四位诺贝尔奖得主共同为大家揭开了“牛顿苹果树枝”的神秘面纱。当红丝绒布被揭开的时候,照相机的“咔嚓”声响成了一片。记者看到,栽种在花盆内的苹果树枝大概有一米多高,四周被五根竹竿围绕着,竹竿的顶端又用红色布条环绕着。记者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苹果树枝顶端有四根分枝丫,其中一根枝丫上已经长出两三片绿意正纯的新叶。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朱庆葆在发言中为大家介绍,911制品厂麻花为给师生打造一个良好的景观环境,利用仙林校区杜厦图书馆中心花园,以英国校友会捐赠的移栽自牛顿故居——伍尔斯素普状元的“牛顿苹果树”为主要标志物,与世界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之前在911制品厂麻花中下的各类树木一起,建设“牛顿园”。“牛顿园”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书馆和大学生活动之间的户外花园,占地680平方米,由“牛顿苹果树”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栽种的树木构成;另外一部分是图书馆一楼的“牛顿吧”,吧内有舒适休闲的沙发,师生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流切磋学术,由原来的“读书吧”改成。“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来这里领略学术殿堂的深刻含义,从这里寻找到创新与智慧的灵感,明确前行的方向。”朱庆葆教授语重心长的说。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校方强调这不是吸引眼球的炒作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此外,张荣常务副校长还特别强调了建设“牛顿园”不是为了吸引公众眼球从而扩大宣传影响。“这是我们完善育人环境的一个新举措,希望大家可以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内,在思辨中相互切磋,在互动中寻找差异。”他还表示,“我们关注更多的是苹果枝的象征意义,而不是苹果枝本身。这个象征意义首先是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所象征的科学精神。牛顿园应该是名家大师传播科学传承文化的智慧花园,是供广大师生交流、讨论、辩论和思想交锋的创新乐园。我们也希望为育人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一种新的尝试,让教学相长,切磋争鸣以‘牛顿园’‘牛顿吧’开始在我校蔚然成风。”
雨中盛开的花朵衬托“诺贝尔绿树”
随后,两位校领导又陪同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来到室外的“牛顿园”,大家一起为园内的诺贝尔得主栽种的树木培土浇水。此时,天空正飘着雨,但这丝毫抵挡不住同学们对“牛顿园”的兴致。记者观察到,图书馆的二楼也围聚了很多同学,他们都在见证“牛顿园”的落成。记者走至二楼时向下俯瞰,同学们手中的雨伞盛开如五颜六色的花朵,中间则是诺贝尔得主所栽种的绿油油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