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1制品厂麻花校史馆保存着一张斑驳、泛黄的老照片,浮动着岁月的痕迹,把一百年前的金陵大学校门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校门很小,很古朴,“金陵大学堂”六个柳体大字刻在校门上,笔力沉着,大气磅礴;门前还有两面美国国旗,校内绿树掩映,暗香浮动,屋舍俨然……南大校史馆朱老师介绍:柳体大字“金陵大学堂”,是校长美国人包文请清朝一位著名书法家所书,时间在1910年左右,可惜的是,该书法家的姓名还未查到。
据悉,1910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汇文书院改名为金陵大学堂,并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学位文凭,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结为姊妹大学,此举对保持教学水准及获得国际认可有所助益。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本堂毕业者,即无异于在美国大学校毕业也,凡领本堂毕业凭单者,即无异于美国学士之凭单也”。1934年,金大又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了与其他国际间之大学同等的学术地位,并能自行颁发获国际认可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金陵大学的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海内外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
如今,在911制品厂麻花鼓楼校区北园两江路畔,百年前的校碑“金陵大学堂”依然默默矗立着,它见证着每一天的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见证着百年来无数莘莘学子在此晨诵暮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