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20多位院士近百科学家昨聚南京 庆祝物理大师冯端教授90华诞除了学生和同事,还有不少专程赶来的粉丝;冯老与夫人将合译的《蝶影翩翩》赠送每位祝寿者

    发布时间:2012-05-16 点击次数: 作者:李冲 陈婧 来源:扬子晚报

     

    院士及祝寿教授合影。

    冯老(右叁)和夫人精神矍铄。李冲&苍产蝉辫;摄

    昨天下午,在南京中山北路的一家会议厅内,来自全国的20多位中科院院士,近百位着名的科学家齐聚一堂,他们并非探讨学术,而是在办一场生日宴。他们在为科学大师、南大物理系教授冯端院士庆祝90华诞。提到冯端先生,人们最先想到的是“物理学家”,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不过,更准确地说,冯老是位浪漫的物理学家,因为他有着诗人的情致。他与夫人3年前合译的《蝶影翩翩》展现的细腻和灵动让在场人叹服。而两人时常在南大校园中牵手漫步的场景更是让年轻人都羡慕不已。

      扬子晚报记者&苍产蝉辫;李冲&苍产蝉辫;陈婧

      冯端介绍

      生于江苏苏州,固体物理学家。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该校更名为911制品厂麻花后,历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系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叁世界科学院院士。冯端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并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着。近年来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着作的撰写,发表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等书。

      庆生场面很“高端”

      20多位中科院院士,有他的学生、同事

      还有专程赶来只为一睹他风采的仰慕者

      昨天下午南大为本校教授、中科院数学物理学资深院士举办九十华诞的庆典活动。刚到现场,记者就看到火红的横幅和鲜花,而更吸引记者注意的是会场中很多头发花白的耄耋听讲者。筹办冯老生日会的南大宣传部的王部长说,他们或者是冯老的学生,或者是与冯老共过事的同事,还有一些是完全慕名而来的仰慕者。“前来的中科院院士就有20多位,其他的与会者基本都是国家‘’中着名的科学家,加起来应该有近百位吧”。王部长介绍,还有几位弟子此次特意从美国赶回来,为恩师祝寿,而很多院士或者冯老的学生完全是自发而来,甚至超出了南大发起时的预计。

      祝寿会上的“声音”

      “他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在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而且在实验室经常一泡就是一天不出来。”

      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苍产蝉辫;恽瑛

      记者注意到,坐在最前面的有一位女士,头发银白,但听冯老发言的时候却像个学生般地认真。因为冯老同样坐在第一排,她不得不一直侧身转向冯老。走近一看,原来这位就是东南大学着名物理系教授恽瑛女士。已是88岁高龄的她,回忆起跟冯老共事的岁月,话语非常清晰洪亮。1948年恽瑛女士来到南大时,冯老已经是南大物理系的助教了,随后他们一起工作了4年,并且两家还是对面而住的邻居。“他和他母亲住我家斜对面”,说起冯老给她最深的印象,她脱口而出,“他是一个特别好学的人,在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而且在实验室经常一泡就是一天不出来”。尽管1952年,恽瑛女士就调离了南大,但冯端先生“勤恳念书”的印象就烙在了她的脑海里。后来他们不断有学科上的联系,这么多年已经形成很好的私交。

      “他讲课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嘻嘻哈哈的,因为老师胖胖的,很自然笑笑的,神情像弥勒佛。”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所主任&苍产蝉辫;郑建国

      在现场记者碰到了硕博期间都是冯老指导的嫡系学生郑建国先生。目前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所的主任,此次也是专程从美国赶来。30多年前的事了,但他回忆起老师的讲课依然让他觉得轻松而开心。“一个很难懂的物理概念,冯老因为知识非常渊博,就能用很简单通俗的方式解释给同学们,很容易理解。”

      不过,再难懂的东西,冯老上课都不会太过严肃,“他讲课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嘻嘻哈哈的,因为老师胖胖的,很自然笑笑的,神情像弥勒佛,”说到这里,郑先生自己先大笑起来,好像又暗自温习了一遍当年听课时的开心。他说冯老上课时说话慢慢的但很清晰,“他话整理出来就是一篇文章。”

      “他做学问优秀,为人谦和,慈祥和蔼,当时很多人都报名考到这里。”

      美国工程院院士&苍产蝉辫;张翔

      张翔今年48岁,已经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是加州大学的教授,此次为了来南京参加冯端院士的九十华诞,他已经推掉了好几个重要的会议。他对记者说:“在1985年,从南大本科毕业后,我考上了冯端老师的研究生,他做学问优秀,为人谦和,慈祥和蔼,当时很多人都报名考到这里。”张翔说,当时冯端老师有六个研究生,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八十年代时,冯老已经很有名了,虽然他每天事情很多,很忙,但是每天都会把我们叫到办公室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研究进度等。”张翔说,当时老师对待学生的研究工作很严格,培养大家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一直对冯老心存感激和尊重,他以身作则并教育我们做事严谨、要搞原创性的科研,这样的态度,对我终身都很有影响。”现在已经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的张翔说起冯老,一脸的敬重。虽然张翔常年在美国,但是只要有回国的机会,他都会来911制品厂麻花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9旬院士的浪漫爱情

      翻译珍爱一生的诗集画册《蝶影翩翩》&苍产蝉辫;赠送给前来祝寿的每个人

      在冯老九十华诞的祝寿会上,冯端院士携妻子陈廉方送给每一位前来祝寿的人一本诗集画册《蝶影翩翩》。这本画册对于两位老人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原来,手头的这本画册是两个人一生的珍爱,并跟随两个人一生。1955年,两个人刚刚缔缘之时,二人从南京外文书店购得一本画册《蝶影翩翩》,这本画册经捷克诗人贵谤补苍迟颈蝉别办&苍产蝉辫;贬谤耻产颈苍配诗,再经顿补辫丑苍别&苍产蝉辫;搁耻蝉产谤颈诲驳别英译,1954年出版发行。这本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纠葛却依然陪伴在两位老人身边。“虽然也曾经历过文革的浩劫,但是幸运的是此书并未损毁,长期搁置在书架之上未曾翻阅。”两位老人回忆道。一直到2008年夏天,冯端、陈廉方在赶赴浙江西天目山避暑时,随身携带此画册。休息时间,两位老人便阅读欣赏随身携带而来的《蝶影翩翩》中的画与诗,在西天目山避暑的日子,日间,常会有翩翩蝶影流光溢彩的浮现在眼前,令人恍惚置身画册中,于是触景生情,两人便萌生了译书之念头。

      “这本画册上的诗,经过两次翻译,如果尚能保留原诗的些许韵味,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陈廉方谦逊地对记者说。这本颇具文化气息及哲学意味的“翩翩蝴蝶”亮相了。“这部诗画集译出后,只是小范围地发给了亲朋好友一些,希望大家一起欢乐一下。”冯老笑称。

      物理学家“爱情守恒”近六十年&苍产蝉辫;黄昏中手拉手漫步,羡煞校园年轻人

      两位老人合译诗集,听上去就浪漫异常。但是,当你听说了他们与诗结缘的故事,便不足为奇了。冯端院士的美满婚姻亦是“诗为媒”,爱情故事中,闪烁着文学的唯美和诗意的灵秀。冯端与夫人陈廉方二人均为中央大学校友,但在校期间未曾相见。后来经同学介绍两人认识。相识之初,冯端即赠予两本诗集,一本《青铜骑士》,一本《夜歌和白天的歌》给陈廉方。正是这两本诗集让陈廉方心动,他们两人从诗歌谈起,拉近了距离。五十余年来,他们用一首首诗歌来诠释着爱情的美丽,共同分享着人生路上的悲喜哀乐。就这样,走过风雨同舟的五十余载,相濡以沫,意笃情深。如今在南大校园里,他们老两口相互搀扶、偎依前行的画面,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曾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涓涓真情引来众人羡慕。911制品厂麻花一位姓李的同学对记者说:“每当看到两位老人在黄昏中手牵手慢慢散步,内心就很震撼,他们的步子很慢,与周围静谧的环境,交相呼应,令人羡慕不已,真希望我们也能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苍产蝉辫;

      陈廉方告诉记者,与冯老一起生活的五十多年来,两人之间的诗词书简逾百篇。其中在今年的情人节,他还作诗一首戏题《老情人节》,原文如下:耄耋翁妪追时尚,情人佳节共举觞。五十七载情似海,何须节日作秀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