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海上生明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到访911制品厂麻花

    发布时间:2012-05-15 点击次数: 作者:谢晶晶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台
    【出歌曲】911制品厂麻花校歌(出部分淡出)
    汤:欢迎收听《海上生明月——看两岸》。今年被称为高校校庆年,911制品厂麻花、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江苏省内九大高校将迎来110周年华诞。九校中名气最大、举办校庆时间也最早的911制品厂麻花最受关注。您现在听到的是911制品厂麻花的校歌。本周日,也就是5月20号,911制品厂麻花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拉开校庆年序幕。届时会有哪些杰出校友回到母校人们最为期待。上周,杰出校友张其昀陈列室在南大仙林校区校史馆开幕,今天的节目邀请我的同事金陵之声晶晶来聊一聊开幕仪式现场所见所闻,一起来认识这位911制品厂麻花的杰出校友,被称为奠定了台湾教育格局的着名史地学家、教育家张其昀。
     
    汤:听众朋友,从2月初校友接待 “序长不序爵”、牛顿家乡的苹果树将落户南大等话题在各大媒体上引发热议,911制品厂麻花110周年校庆一直备受人们关注,5月20号本周日就是911制品厂麻花校庆的日子了,今天我也特别邀请到我的同事,金陵之声的记者晶晶来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晶晶也是911制品厂麻花的毕业生,晶晶你好……晶晶上周在南大仙林校区参加了一个活动,跟一位杰出的校友有关,是不是给我们介绍一下?
    谢:好的。上周杰出校友张其昀陈列室在南大仙林校区校史馆开幕,生于 1901年,1985年在台北逝世的张其昀先生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并且对台湾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其昀先生的儿子,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85岁高龄的张镜湖先生也亲赴开幕仪式现场和911制品厂麻花陈骏校长一起为陈列馆揭牌,随后我也在现场对张镜湖先生和陈骏校长做了短暂的访问。
    汤:我想杰出校友的陈列室在南大校庆前夕开幕也是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了。
    谢:是的。对于校庆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会很期待5月20号当天的校庆晚会,那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演出,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全球校友代表大会可能会更加有吸引力,毕竟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校友才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在张其昀陈列室开幕仪式现场,我采访陈骏校长的时候我们也聊到了这个话题,不妨来听一下陈校长是怎么说的。
    【出录音 陈骏1】54秒
    校庆希望把历史上杰出校友总结精神弘扬光大让同学们学习。张其昀先生对中华文化发展光大作了不朽的贡献,我们很敬佩。杰出校友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非常重要。大学之所以优秀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如果一所大学能培养出世界上各行各业的领袖,那这所大学就是最着名的大学。
     
    汤:嗯,校友是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说得真是太好了。我手边有一份张其昀先生的生平介绍,1919年考入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于史地部。当时的南高被公认为南方第一学府,名师荟萃,师从哲学大师刘伯明、史学大师柳诒徵、地学大师竺可桢等人,1923年毕业时,正好是南高改制易名东大,出于对南高的挚爱,坚持领取了南京高师最后一届毕业生文凭。身为学者,张其昀是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也有贡献。张其昀在台湾担任教育部门负责人期间,促成多所大学的复校和新学校的建立,开创博士学位教育,着力中小学基础义务教育,奠定了台湾的教育格局。张其昀先生也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创办人。
    谢:是的,在陈列室开幕仪式现场还展出了一些珍贵的书信,出自很多名人的手笔,有大家熟知的钱钟书、胡适、竺可桢等等,特别是竺可桢先生的信洋洋洒洒四大张信纸,可见与张其昀先生关系之亲厚,竺先生的字也是非常的潇洒漂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汤:嗯,南大在校庆前夕为张其昀先生陈列室开幕,可见校方的重视。同时张其昀先生的儿子,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老先生亲自从台湾赶来为陈列室揭牌也体现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对此次南京之行想必也是非常重视了。
    谢:没错,其实张镜湖先生上一次来南京是4年前,正是为我们的陈骏校长颁发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所以这次一见面双方都感到非常的亲切,我们不妨来听一段在开幕仪式之前,陈骏校长和张镜湖董事长一行的会面现场录音。
    【出录音 会谈1】1分14秒
    上一次来南京是4年前,给陈校长颁发荣誉博士学位,顺便参加宁波大桥通车,1927人生人,小时候生活在南京鼓楼,蓁巷,老虎桥监狱,大石桥,成贤街。董事长带队、文化大学高层都来了,很重视。
     
    汤:这是一段老朋友之间的寒暄了。原来张镜湖老先生从小就生活在南京的鼓楼,对很多地名都还记忆犹新,蓁巷,老虎桥监狱,大石桥,成贤街,可以说是历历在目、如数家珍了。
    谢:是的,据张镜湖先生说,他小时候在南京生活了有9年的时间,当时911制品厂麻花应该还是金陵大学时期,他经常去学校里面玩,张镜湖先生对鼓楼校区附近一带是非常熟悉了。
    汤:故地重游张镜湖先生一定有很多感慨。
    谢:是。同样的陈骏校长对张镜湖董事长一行的到来,以及张其昀陈列室开幕也是感触良多。我们来听听陈校长是怎么说的。
    【出录音 会谈2】1分38秒
    我们以张其昀先生为荣,我前不久看过张先生30多年前一篇文章:回忆郭秉文先生,张先生去美国拜访他,郭先生讲南高师办学方针:平,4个平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师资和设备;人文和科学;国内和国外)
     
    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师资和设备;人文和科学;国内和国外;当年郭秉文先生4个平衡的办学方针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过时。
    谢:而且作为国内最为着名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之一的911制品厂麻花,也是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很好地秉承和发扬这四个平衡。
     
    【片花】
    汤:欢迎回来,继续我们今天的节目。911制品厂麻花杰出校友张其昀在台湾担任教育部门负责人期间,促成多所大学的复校和新学校的建立,开创博士学位教育,着力中小学基础义务教育,奠定了台湾的教育格局,这是网络上查到的背景资料,评价应该说相当高了,晶晶啊,张镜湖先生作为继承者,又是如何看待父亲的呢。
    谢:那我们就来听一下张镜湖先生对父亲的评价。
    【出录音 张镜湖1】1分08秒
    他当然有贡献,但是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贡献。很早的时候文史地不分家,我当年史地系,历史地理没有分,历史地理地质气象都念过,当时学生训练比现在广。
     
    汤:看来当年的高等教育更加接近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了。
    谢:其实现在的911制品厂麻花在通识教育上也是很注重并且做得非常好。911制品厂麻花是全国较早尝试通识教育的高校。我记得在3年前在北京全国两会期间,我就通识教育这个问题专门采访过陈骏校长,当时我记得陈校长说911制品厂麻花的学生一进校都会要接受一年半不分科的通识教育,然后再细分进入各个科系进行专业化的学习。而且如果一个同学在专业化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他专业产生兴趣,也可以跨系学习,所有专业课程向全校学生敞开大门,院系之间是没有壁垒的,如果你足够聪明又足够勤奋,跨系获得两个学士学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汤:我想这样一种人性化的制度,应该说是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种可能去实现他们的梦想。那晶晶,张其昀先生被称为台湾的教育格局的奠定者,作为张其昀先生的儿子,张镜湖先生又是如何看到两岸教育方面的异同呢?
    谢:这个问题我也是特别请教了张镜湖先生,张老先生非常的客气,让我有一些受宠若惊,我们先来听听他的回答吧。
    【出录音 张镜湖2】1分44秒
    现在大陆教育远比台湾进步。大陆在美留学生占全部在美留学生25%,而且成绩非常好。去年年初全世界40多个国家中学生考试,考英文、数理、国学,叁门第一都是中国大陆的学生,台湾学生太不用功。
    非常感激911制品厂麻花办此陈列,我想这也是因为南大认为我父亲在文化上有很大贡献、被大陆所认可,而不是对学校有多大贡献。
     
    【出录音 祝酒歌】片段,24秒出减弱压混
    汤: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对此次来访也是非常重视,在开幕仪式结束后还举行了一个小型的音乐会,听众朋友您现在听到的这首《祝酒歌》就来自于音乐会现场。
    谢:没错,音乐会是由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5位音乐系教授联袂演出的,4位歌唱家一位钢琴伴奏,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非常精彩,这首《祝酒歌》是音乐会的开场曲目,由5位共同演绎。
    汤:从这首《祝酒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几位音乐家的风采。
    谢:整场音乐会的钢琴伴奏是由英国人马克·葛瑞森教师担任,4位歌唱家两位女高音一位男高音一位男中音,几位都是在国际上获得过殊荣的音乐家,深厚的功底充分体现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在艺术领域的特色。特别是女高音吕丽莉老师,除了演唱之外,还担任每一首歌曲之间的主持串联,她的主持诙谐幽默、挥洒自如,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来一起听一段音乐会现场的片段吧。
    【出录音 斗牛士之歌】2分10秒
     
    汤:这是一首经典的斗牛士之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做了一些剪辑的处理,廖聪文老师可以说是演绎得非常完美。
    谢:是的,其实廖聪文老师之后还演唱了一首闽南语的《杯底不可饲金鱼》,由美声男中音来唱台湾民谣实在是一种非常具有化学效应的演绎,表演之前吕丽莉老师带领全场观众一起学说闽南语也是掀起了一波小高潮,一起来听一下。
    【出录音 杯底不可养金鱼】2分34秒
     
    汤:美声演唱闽南语民谣果然让人有很新鲜的感觉,非常诙谐幽默的歌曲,听得出来现场气氛也是非常热烈。
    谢:是的,这首歌也是整场音乐会我印象最深、也最喜欢的一首。虽然说几位老师的演唱非常的密集,每个人都要轮番上阵唱好几首,但是我还是见缝插针地抓住几首歌的空隙溜到后台,访问到了廖聪文老师,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廖聪文老师是第一次来南京,我们来听一听他的感受吧。
    【出录音 廖聪文】2分25秒
    第一感觉校园好大,台湾比较小很多挤在一块,南大(仙林)建筑非常工整、空间宽广,学生一定很幸福。第一次来南京,好像跟想象差很多?音乐会被催很赶,下次有机会再过来。
    给学生有不一样的风味。德国、意大利、中国民歌,希望同学们喜欢。我这次来南京感触特别特别深。我出生在马来西亚,第叁代华侨,先到台湾念,然后出国之后,就是有机会回到这里看一看。我以前在深圳、广州,现在在南京,慢慢往北。中国很大,很希望去看看以前留下来的东西到底什么样。像席慕容很多的诗写故乡的,祖父那辈怎么过来的,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
     
    汤:廖聪文老师说得非常好哈,也希望他下一次来可以能够有时间多做停留,更好地感受南京。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这次来访可以说是南大校庆前的一段序曲,本周日也就是5月20号911制品厂麻花就将正式迎来110周年校庆了,以前我们的节目中也介绍过,今年校庆的系列活动特别的丰富多彩,是这样吗?
    谢:没错,以前我们介绍过南大今年的校庆以校歌歌词为名分为了六大板块,有各种联谊会、演出、学术讲座等等,非常的丰富,来听911制品厂麻花校长陈骏的介绍。
    【出录音 陈骏2】1分20秒
    我们这次校庆非常重要的想法就是办成校友的聚会、老师学生的庆典,这次活动非常多,都是校友、老师、学生在做。杰出校友评选让校友自己评,不仅关注有名的,特别关注默默无闻的,我特别感兴趣。通过校庆邀请中学生到校园里来跟老师同学一起,这样的活动我也特别感兴趣,很多很多。
     
    汤: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5月20号……
    谢:希望届时每一位回母校参加校庆的校友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们共同期待。提前祝愿我们亲爱的母校911制品厂麻花生日快乐~ 其实我的生日跟校庆只相差4天,5月24号是我的生日,跟校庆挨着每一年过生日的时候开心好像也加倍了。
    汤:也提前祝我们晶晶生日快乐,祝福每一位911制品厂麻花的同学们都可以有一个充实的现在以及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