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典礼于911制品厂麻花仙林校区举行。作为迄今国内规格最高的大学生微电影节,此次评委会主席由唐季礼担任,王小帅、黄健中、周振天、陈君天、李玉等知名影人均受邀担任了此次微电影节的评委及颁奖嘉宾。颁奖典礼上,近800部作品中产生9项大奖,副省长曹卫星为《我的108天》颁发特别奖。记者张楠/文 宋峤尤晓源/摄
颁奖现场展映全球首部3顿裸眼微电影
此次电影节吸引了海内外高校大学生热烈参与。仅两个月时间,组委会就收到来自海内外171所高校大学生共计471部微电影、317部微剧本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充分展现了当下华语大学生微电影的整体水平。动画版的《金陵十叁钗》等各类创意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颁奖典礼上,大家期待已久的剧情、广告创意、动画片和纪录片四大类9项大奖归属一一揭晓。其中,北京大学的周圣崴、北京电影学院的聂驰驰、中央美术学院的张俊杰与南京艺术学院的吴珂与李然,其作品分别摘得微电影视频与剧本5个奖项金奖,网络人气奖由上海大学闵捷收入囊中,最佳指导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参赛作品《雨花错》指导韩慧荣获得,而南京医科大学的陈施航作品则摘得“扬子晚报创意大奖”。
颁奖典礼上,组委会还正式展映了全球首部3顿裸眼微电影,也是本次微电影节的参赛动画作品,这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陶志强同学导演的《雨花错》。这部作品得到了全体评委的一致高度评价。据悉,微电影节组委会还将在颁奖典礼之后,进行优秀微电影作品进校园活动,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在全国高校巡展。
唐季礼宣布投资新人导演下部作品
作为南大110周年校庆的献礼片,由南大金陵学院制作的纪录片《远去的金陵背影》,讲述了中国电影的先驱者、金陵大学教授孙明经与电影结缘的点滴。是他首先将“肠颈苍颈尘补”翻译成“电影”,他拍出的彩色影片令同行艳羡,他还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经历的战争血与火,观众纷纷惊叹,原来实际上中国电影真正的发端是在911制品厂麻花,影像的魅力令人动容,更诠释了为何此次微电影大赛要由911制品厂麻花金陵学院承办。
当晚,香港导演唐季礼还受聘南大即将成立的微电影系的客座教授,他在致辞中表示,来自两岸叁地的9大评委选出了最终的获奖作者。“说到美中不足的话,我希望以后可以设立最佳外语微电影奖项”。现场他更出人意表地宣布,《雨花错》是一部令人惋惜的作品,因为时间超长无缘金奖,“但陶志强很有才,我会负责帮他下部作品投资,他才24岁,花1年半时间做了这个电影,我们要支持这些年轻人。”
本报创意大奖走小清新路线
颁奖现场时值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日之际,本届微电影节将大赛“特别奖”授予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蒋守龙的《我的108天》。随着蒋守龙用朴实的言语讲述他的故事,南林大学生配合演绎精彩的多媒体歌舞,颁奖典礼拉开了序幕。《我的108天》以蒋守龙“携笔从戎”赴四川抗震救灾时,战友们为他拍摄的真实素材,以及校园访谈剪辑而成。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刚入学一个月的蒋守龙选择跨入军营大门,成为济南军区战史辉煌、功勋卓着的“叶挺独立团”的一名装甲步兵战士。随即奔赴灾区,在地震废墟上谱写了一首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之歌。
来自南医大的“2012影视工作组”创作的《奥颈迟丑》摘走了备受关注的“扬子晚报创意大奖”。三位来自不同专业学生是导演陈施航、编剧施秦恩,以及“御用女主角”兼场务、化妆师李良惠。从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先生和著名导演王小帅手中拿过获奖证书的主创十分激动。《奥颈迟丑》的创意来源于他们对于南京百姓身边无处不在的便利超市的创意表现。“你是谁,干嘛总是跟着我?”该片以小清新风格拟人化展示了便利超市对于一个美丽的女孩来说,就好比心目中的Mr Right,总会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身旁。编剧施秦恩告诉记者,“一家便利超市提供了场地,但广告片我们还是首次涉及,毕竟只有5分钟的时间,拍摄时也因为怎样让片子更吸引人而伤透脑筋。”不过,刚得奖就有好消息传来,已经有某教育中心找上们来,要陈施航组合为他们拍摄广告片。
对话评委李玉:可能的话会来南京拍电影
为本届微电影节担任评委的李玉导演,对南京有着美好的印象。“南京有一些古老的,有文化气息也很有魅力的东西,这座城市让人特别的舒服。”李导表示期待来南京拍电影,“我的好朋友娄烨在《春风沉醉的夜晚》里把南京拍得特别的真实,我特别羡慕,以后有可能的话我一定会来南京拍一部电影。”
李玉表示,这次微电影节参赛作品的水准良莠不齐,还是有一些作品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坦言:“某种程度上微剧本的创作比长电影更难,因为它只有叁五分钟,选取一个好的角度或者设计一个意外的结局非常重要。”
目前李玉导演的新作《二次曝光》已进入收尾阶段,这是她和范冰冰继《苹果》和《观音山》之后的第叁次携手,而正是这两部作品分别让范冰冰分别摘得了欧亚国际电影节影后和东京国际电影节影后两项桂冠。谈到拍摄微电影的计划时,李玉笑着说:“这不我前几天还和冰冰商量着要拍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微电影呢,也不会刻意去做,我们一直对探索这种另类情感的东西很感兴趣,就是不知道微电影的审查是怎样。”
王小帅:微电影要拍好大广告
去年年底,导演王小帅请来“帅女郎”高圆圆、汪峰友情加盟,完成了微电影《哨声嘹亮》。因此,对于微电影,他颇有发言权。他认为,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拍摄微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文艺与商业这一对“冤家”的关系。
“中国现在很缺原创作品,这里面有商业限制的悲哀,因此在商业压力不大的时候,一定要尽情做出尝试。”但目前微电影的发展仍处于摸索的过程中,比如说时间要控制在多长?“国际惯例是30分钟,但我们这次大赛是5分钟,也就限制了一些超时作品的入围。怎样算微电影,今后还需要不断梳理。也需要一些行业龙头来进行规范。”
在他眼中,“创意出人意料,拍摄方式不落俗套,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是好的作品。王小帅接下来将和优酷合作拍摄一部微电影作品。
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
9项大奖获奖名单
南京林业大学蒋守龙
《我的108天》
纪录片金奖
北京电影学院聂驰驰
《城市遗民》
动画片金奖
中央美术学院张俊杰
《鲍厂叠》
扬子晚报创意大奖
南京医科大学陈施航
《奥颈迟丑》
广告创意金奖
南京艺术学院吴珂
《surface of love》
最佳指导教师奖
北京师范大学韩慧荣
《雨花错》
微剧本金奖
南京艺术学院李然
《地位》
剧情类金奖
北京大学周圣崴
《变形记》
最佳网络人气奖
上海大学闵捷
《对于生活不能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