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对教育功利化,中学大学需携手改革911制品厂麻花举行“两岸叁地中学校长论坛”,众多中学校长认为――对教育功利化,中学大学需携手改革

    发布时间:2012-05-13 点击次数: 作者:谈洁 来源:南京日报

             一些高分考生进了大学后却感觉不适应,厌学、迷茫、不会学习。昨天,911制品厂麻花举行“两岸三地中学校长论坛”,来自两岸三地的100多位中学校长认为,针对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功利化倾向,需要中学和大学携手共同改革。

            中学教育围着高考大纲转

           校长们说,中学只重视升学,高考考什么高中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里就很难适应。大学学习是比较自主的学习,而高中毕业生一直是老师“拉”着跑,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思考。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长周朴华说,高考大纲是导致中学教育急功近利的重要原因。

         “高中教学一个重要的参照是课程标准,规定了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及相关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比较全面。而考试大纲则列出了该课程要考的知识点,换言之,没列出来的就不会考。为了追求升学率,高中老师教学都是一门心思围着大纲转。”周朴华举例说,比如语文,湖北省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40篇名著,而大纲规定只考其中5部。于是,中学教师只让学生学这5部,导致学生的涉猎面很窄。

          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

          高中的教育功利化是为了高考,大学的教育呢?会上不少校长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少大学同样存在问题。

          常州市第一中学校长任欣伟说,大学应该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教授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现在的问题是,大学都把科研放在第一位,教学上则出了大问题,课堂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

        “今天还有多少大学真正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任欣伟说,不少大学的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学生上课就是记笔记,考试也就是考笔记。

          他说,大学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需要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学生只有不迷信权威、不迷信铅字,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勇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授、挑战书本。在学问问题上,普通大学生应该和教授平等对话。

          改革高考课程让学生学习更多元

         如何改变目前的局面?校长们认为,这需要中学和大学携手,共同改革。

        “中学阶段是学生发展学习、创新、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面对当前单一的高考评价,很多颇具发展潜能的学生,最终渐趋平庸。”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杨素珍说,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修习AP课程(大学课程中可以在高中提前学习的课程)的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于未学习AP课程的学生以及其他国家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我国也应该发挥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由知名专家、教授为高中学校开发满足优势潜能学生发展的高级课程平台。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马跃美则说,高考应侧重考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考查方法、时间上应做变革。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长周朴华建议,取消高考大纲,让中学教学回归理性和全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