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中学教育急功近利 应该取消高考考试大纲――百余中学校长来宁谈教育,有校长提出

    发布时间:2012-05-13 点击次数: 作者:通讯员 刘成 记者 王晶卉 来源:南京晨报

        目前中学教育的弊端在哪?希望有什么改革的动向?昨天,911制品厂麻花两岸中学校长论坛上,百余名校长就一些热点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建议取消高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长周朴华抛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取消高考考试大纲。他认为,这个大纲祸害不浅,直接导致中学教育的急功近利之风。

      周校长说,高中教学一个重要的参照是课程标准,规定了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及相关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比较全面。而考试大纲则列出了该课程要考的知识点,换言之,没列出来的就不会考。为了追求升学率,高中老师教学都是一门心思围着大纲转,大纲以外的内容蜻蜓点水甚至根本不教。

      “比如语文,我省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40篇名着,而大纲规定只考其中5篇。于是教师只让学生啃这5部书,涉猎面很窄。还有政治学,如果根据大纲,老师就会放弃掉科学常识、经济常识等诸多内容,只盯着政治常识等规定的考试点下工夫。”周校长指出,高考考试大纲的存在,让高中老师从高一开始就紧跟知识点,删繁就简,放弃了很多重要内容,导致中学教学的功利化,学生缺乏阅读、缺乏历史知识和科学常识,人文底蕴薄弱。因此,他建议取消大纲,让中学教学回归理性和全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呼吁学校开设“责任教育”课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你还能指望他成就大业?一个不懂得负责任的人,你还能指望他对社会尽多少责任?”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建议,在全国大中小学开设“责任教育”课程。

      蒋校长说,责任心是一个人品格和能力的承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素养。现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科知识的“教育过度”,而对学生道德品质养成、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足”,势必造成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中学不仅要造就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精神,还得教会他们履行责任的本领。”蒋校长说,责任教育应当纳入大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让一代代年轻人明白公民起码的责任与义务。

      台湾高中将取消入学考试

      “台湾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也曾相互脱轨。”台中市天主教私立卫道高级中学校长陈秋敏说,早期台湾的课程也比较死板、僵化,只重视升学,高考考什么高中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里就不能适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们1994年起进行改革,采取了多项举措。比如,为了解决高中和大学的衔接问题,台湾推出了“高瞻”计划,由大学老师到中学,和高中老师共同制定教案,研发高中的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这样的课程。这样,学生从中学起就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

      另据介绍,2014年台湾的高中将取消入学考试,所有公立高中私立高中都将免费。“我们给每位初中学生建立‘多元学习档案’,除了包括学生平时各科的学习情况,还有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校外科技活动的情况。”陈秋敏说,“这一举措也是希望缓解学生的升学压力、追求教育公平,尊重孩子的特质与潜能。”

      “目前大陆高中、大学的很多情况和台湾以前的非常相似。台湾教育改革将过去的‘类科举’时代修正到今天‘尊重孩子各类特质与潜能’的‘多元适性发展’,一路走来花了近20年,今后的路还很长。”陈秋敏说,大陆可以从中进行借鉴,但不能着急,这需要时间。

      别让大一大二变成“高四”“高五”

      在中学校长眼里,大学应该办成什么样?这一话题也引起热议。常州市第一中学校长任欣伟指出,别让大一大二变成“高四”“高五”。

      “今天还有几个大学的老师有‘故事’?”任校长说,大学在教师选聘上要不拘一格,校长要有胆气挑选怪才、专才、偏才担任教师。大学教师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己的思想和研究的专长,而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在大学的几年中有对于教师的“故事”。“今天的大学课堂还有多少老师的课有魅力,能吸引学生?”任校长说,大学要改变教学方式,多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问题解决式的教学,不能把大一、大二变成“高四”、“高五”,要改变上课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状况,要把平时的课堂讨论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