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南大校长论坛:教育功利 部分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

    发布时间:2012-05-13 点击次数: 作者:记者 谈洁 来源:南京日报

    911制品厂麻花“两岸叁地中学校长论坛”,中学校长狠批教育功利

    忙着搞科研,部分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


    南报网讯   高分考生进了大学门后却“一百个”不适应,厌学、迷茫、不会学习。今天,911制品厂麻花“两岸三地中学校长论坛”上,来自中学的100多位校长对当前的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进行了剖析,校长们说,出现这些现象,和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太功利有关,需要中学和大学一起改革。

    中学教育围着高考大纲转

    校长们说,中学只重视升学,高考考什么高中就教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到了大学里就不能适应。大学学习是比较自主的学习,而这样的高中毕业生一直是老师拉着跑,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思考,大学的学习就很难学得下去。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长周朴华说,高考大纲是直接导致中学教育的急功近利之风。

    “高中教学一个重要的参照是课程标准,规定了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及相关内容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比较全面。而考试大纲则列出了该课程要考的知识点,换言之,没列出来的就不会考。为了追求升学率,高中老师教学都是一门心思围着大纲转,大纲以外的内容蜻蜓点水甚至根本不教。”周朴华说。

    “比如语文,湖北省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读40篇名着,而大纲规定只考其中5部名着。于是,中学教师只让学生啃这5部书,涉猎面很窄。还有政治学,如果根据大纲,老师就会放弃掉科学常识、经济常识等诸多内容不教,只盯着政治常识等规定的考试点下工夫。”

    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

    高中的教育功利、只为高考,大学的教育呢?会上不少校长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少大学“不务正业”。

    常州市第一中学校长任欣伟说,大学应该把教学放在第一位,教授一定要给本科生上课,即便是研究型大学,大一大二的教学也应该是大学的工作重点。现在的问题是,大学都是把科研放在第一位,科研没搞好,学术腐败层出不穷,教学上也出了大问题,课堂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

    “今天还有多少大学真正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任欣伟说,不少大学的大一大二正沦为“高四”、“高五”,学生上课就是记笔记,考试也就是考笔记。

    他说,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要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大学虽然是学术专家林立的地方,但是不要树立学术权威。学生只有不迷信权威、不迷信铅字,才能有独立的人格,勇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授、挑战书本。在学问问题上,普通的大学生,应该和教授平等的对话。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让学生学习更多元

    为何改革目前的局面?校长们认为,这需要中学和大学携手,共同改革。

    “中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创新、实践等诸多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面对当前大一统的国家课程和单一的高考评价,很多颇具发展潜能有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学生,往往因为没有挑战性的课程支撑,错失了自主发展能力形成以及创新人格养成的机会而渐趋平庸。”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杨素珍说,反观50多年前的美国,一大批美国着名大学的知名教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高中,为美国高中学校和具有发展潜能的学生研发了30多门础笔课程。全球中学生学术能力研究表明:美国修习础笔课程的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相对于未学习础笔课程的学生以及其它国家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我国也应该发挥大学的课程资源优势,由知名专家、教授为高中学校开发满足优势潜能学生发展的高级课程平台。

    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马跃美说,而高考应侧重考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考查方法、时间上应做变革。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校长周朴华建议,取消高考大纲,让中学教学回归理性和全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台湾改革“应试教育”已经花了20年

    台中市天主教私立卫道高级中学校长陈秋敏说,早期台湾的课程也比较死板、僵化,“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台湾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1994年起进行改革,采取了多项举措。

    “比如,台湾推出了‘高瞻’计划,由大学的老师到中学,和高中老师共同制定教案,研发高中的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这样的课程。这样,学生从中学起就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陈秋敏介绍,“高瞻”计划不需要学校自己掏钱。“中学只要向政府申请即可,政府有专门支持这项计划的经费。”

    据介绍,台湾的教育改革还在继续,到2014年,台湾的高中将取消入学考试,所有公立高中私立高中都将免费。

    “升高中不再考试,学生初中的学习将更加多元。“我们给每位初中学生建立‘多元学习档案’,里面除了包括学生平时各科的学习情况,还有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校外科技活动的情况。”陈秋敏说,“这一举措也是希望缓解学生的升学压力、追求教育公平,尊重孩子的特质与潜能。”

    “目前大陆高中、大学的很多情况和台湾以前的非常相似。台湾教育改革将过去的‘类科举’时代修正到今天‘尊重孩子各类特质与潜能’的‘多元适性发展’,一路走来已经花了近20年,今年的路还很长。”陈秋敏说,大陆可以从中进行借鉴,但不能着急,“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