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南大开放日,这一实验室有望向市民开放
“来看看南大声学所的消声室,这还只是上半部分,人凌空踩在铁丝网上,下面还有一半,这是一个全消声室,位于911制品厂麻花声学楼。目前应该是国内最大的,上世纪60年代建成,150平方米左右,约4层楼高。”有网友发布了这条微博,立即引来网友围观。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到911制品厂麻花声学研究所消声室进行探访。记者了解到,消声室或将在下周911制品厂麻花的开放日向市民开放。
75赫兹以上的声音,能够吸收99.9%
打开消声室的大门,4面绿色花纹状的墙体展现在记者面前。走近一看,墙上嵌着的是一些楔形的长条,纵横交错,垂直插在墙体上。“这是一些玻璃纤维制成的吸声尖劈,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经过尖劈,75赫兹以上的声音能够吸收99.9%。”911制品厂麻花声学研究所博士陶建成介绍,机场起飞时的噪音能达到140分贝,人们面对面说话时的声音有三四十分贝,街上的噪音有七八十分贝,而声音经过这些吸音功能强大的尖劈,将降低1000倍。
记者站在距离陶建成不远的地方,但他的声音变得有些虚无缥缈,要认真辨听才能听得清。
这间消声室几乎是“悬空”的,脚下踩的不是地板,而是钢丝网。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的,稍一用力,整个人会弹起来。透过钢丝网,记者看到消声室下面还有一层绿色的尖劈,整个房间被绿色玻璃丝拉成的消音材料围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为防止地面震动的声音传进来,所以做成了上下悬空的双面房间结构。”
研制有源声音屏障系统,变电站噪音可清零
据陶建成介绍,消声室于1963年建成,大跃进期间,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消音材料,就把玻璃熔化拉成丝做消音材料的替代品,“当时汉中门有一个工厂,教授们做了1000多次试验,才把消音材料做好。”陶建成说,彼时的消声室是亚洲最大,中国最好的消声室,而历经近50年的发展,南大的这间消声室仍然在全国名列前茅。
这个神秘的消声室到底有什么功用呢?陶建成表示,消声室的奥妙主要在于对声音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消音设备、控制噪音。
“我们可以在消声室里放一个麦克风,给马达通电后进行录音,然后把这些绿色的尖劈拿下来到驻波管中分析,测量声音系数。例如现在靠近居民区的一些大变电站,噪音大,居民投诉很多,现在我们正在研制一种有源声音屏障系统,在变电站、高速公路等一些高噪音的环境中安装一些消音原件,降低噪音。”陶建成说,高楼大厦里的办公间全是封闭式的,不通风、不透气,一旦打开窗户,噪音也很大,将来也可以通过安装消音原件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
陶建成表示,人在各种环境下对声音的感知是不同的,由于消声室的消声效果非常好,人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会产生心理压力,将有烦躁、不安等表现。
“制造噪音”的混声室检测吸音能力
与消声室一墙之隔的是混声室。实验室中央有一个类似梭子型的大型涡轮机,其功能在于让声音充斥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声音发出后,为了不让墙壁吸收声音,涡轮机将快速转动,把声音全部反射出来,搅得声音在屋子里打转。”陶建成说,混声室主要在于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例如剧院、歌舞厅的地毯、外墙等吸声材料到底能有多高的吸音能力,都可以在这里检测出来。
作为校庆重点活动,下周911制品厂麻花将迎来开放日,消声室和混声室是否会向市民开放呢?昨天记者从911制品厂麻花获悉,向社会开放的实验室目前还在最终确定中。陶建成表示,如果消声室和混声室开放,市民将可以现场体验消音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