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新时期南京的城市精神是什么?我在911制品厂麻花工作多年,这让我想起了“南大之魂”。
我的看法不一定全面准确,“南大之魂”不等同于南京的城市精神,但谁又能说二者没有联系呢?今年是南大110周年校庆,南大见证了南京110年的发展,得到了古城南京110年的养育,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可以说南大与南京是共同发展的。
有一年,教育部对南大本科教学进行评估,评估圆满结束后,陈校长说:“专家走访学生时问,‘你们对学校有什么意见?你们不好说,我可以给你们学校的领导反映。’学生说,‘南大很好,能到南大来读书,是我一生的荣幸。’专家走访教师时问,‘你们的工作很辛苦,很有成效,但听说你们的待遇并不高,你们为什么不到待遇高的学校去工作呢?’教师说,‘我们看重的是南大的环境和氛围,在这里工作,尽管待遇不高,但心情舒畅,能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能感受到存在的价值!’”陈校长动情地说,“专家们在座谈时说,南大一定有一个‘南大之魂’!那么‘南大之魂’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好好地找一找。”
我漫步校园,从爬满青藤的北大楼前走过,从图书馆侧面那棵曾经被粗心的司机倒车时不小心砸伤的貌不惊人但岁逾百年的地柏前走过,在被一代代学人翻阅过无数遍现保存在香樟木书架里的古旧线装书前徘徊……我在思考这个问题:“南大之魂”到底是什么呢?似乎呼之欲出,但始终无法一言以蔽之。
我想起南大不同时期的校训,“南大之魂”也许就包含其中: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到南高师时期江谦校长提出的“诚”;从中央大学时期罗家伦校长提出的“诚朴雄伟”,到911制品厂麻花另一个重要源头金陵大学的“诚真勤仁”……在筹备百年校庆的时候,911制品厂麻花在全校开展了“南大传统和大学精神”的讨论,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遴选比较,学校最终推出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
我眼前忽然一亮,不管是哪个时期的校训,似乎都能从中感受到“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髓和传承,难道这不就是“南大之魂”?想到南大人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南大人一路走过的110年的风雨历程,不管是远在天边的校友,还是近在咫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他们都有这种共同的精神坚守,而且代代相传,从未改变。
在新南京的建设征程中,南京市正在开展 “三争一创”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把正在做、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使创先争优逐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而与此同时,我想,“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追求,是否也可以成为南京人共同分享的精神食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