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又回到大一暑假的那天,陈老师带我哼一首小煮面,停留十大的页面,脑海里的画面,又开始加速切换,到大平台……”
最近,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人人网,还是在南大校园里,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混合电子、丑颈辫-丑辞辫、谤&产以及一点点中国风的歌曲。轻快的节奏、柔和的声音,夹杂着《当爱已成往事》的调子和词,还有时不时冒出的“小煮面”、“八角楼”等事物,在南大学生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首名为《南大往事》的歌曲,是11届法学院毕业生周亦然自编自唱的。而这首歌的诞生地,却远在宁夏。
对于歌
印象中最深刻的大学缩影
周亦然告诉记者,他毕业一年了,非常思念母校和可爱的同学,尤其是11届法学院的兄弟姐妹。“我觉得在本科生活这件事情上,离开一天和一辈子是一样的吧!”周亦然说,他只有用歌来寄托对母校的思念,以及对大学时光、特别是和同学们一起生活的怀念。
对于歌词里出现的“小煮面”“八角楼”“悬空131”等只有南大人才能听懂的词汇,周亦然说,这其实都是他看到的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类似于我拍了张照片,在我的照片里正好有了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定的场景,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大学生活的缩影。”
歌中还原声回放了南大校长陈骏的寄语。周亦然说,那是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代表了南大对他的影响,“一路有你,一路走好,谢谢各位同学”还有“诚朴雄伟”的校训,都让他很有感触。
对于自己
曾代表学校在央视演唱
为何要写歌?周亦然说:“我以为写歌和碍歌差不多,都算是表达感情的方式。但写歌更容易准确充分地表达我想表达的特定感情。”他还表示,如果之前有一首这样的歌,他大概不会再写了,而会一直单曲循环。
喜欢用歌声表达感情,还得益于他对音乐的热爱。周亦然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开始学器乐,钢琴和萨克斯是他的最爱。
在大学期间,他加入了很多音乐公益团体,经常演出。在南大学生原创专辑《南园北路》中,也能看到周亦然的身影。
去年7月,周亦然还和几位同学一起,代表学校在央视一套“毕业歌”系列节目中放声歌唱。
在学校,周亦然一直是优秀的学生。去年毕业后,他以南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身份远赴宁夏,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对于支教
付出所有爱心和责任感
周亦然所在的支教队伍,已经是南大派出的第十叁届支教队伍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菲尼克斯希望小学。这个支教点,南大学生还是第一次来。
周亦然是这里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还要兼一些副科,包括音乐。
除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其他一些任务,他还要做南大支教团的工作,“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可爱的孩子们,包括我们落实了的一些资金或物质上的资助,举办一些小活动来开拓孩子们的视野等。”他还希望有机会能带孩子们去大城市走走。
虽然离家远,而且条件艰苦,但周亦然却感到无比充实和开心。他说:“这份工作的特殊之处在于,我得更加付出我的爱心和责任感。我的努力有可能给一些人带来好的影响,而且有可能影响一生,所以虽然能力有限,但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