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雪堆砌“北大楼”
潘磊和他的“北大楼”(本人供图)
南京还是暖阳普照的时候,东北的吉林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毕业离开南大几个月了,看着家门口的积雪,潘磊突然想堆个雪人来纪念自己在南京的青春岁月,他决定先堆一个母校的标志性建筑——鼓楼校区的北大楼。当他在前天凌晨把他和“北大楼”的合影发上微博、人人网时,引来不少校友围观。不少毕业生留言感慨校园记忆,直说“想念母校”,看得“泪流满面”。
在东北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户外,从晚上7点到快凌晨1点,花了一晚上时间潘磊总算把这个“北大楼”堆成型。“基础打了一个小时,修形两个小时,窗户、门什么的又一个小时,门前那个楼梯半个小时,还有剪五角星、房瓴、爬山虎……细节是大头啊!”
“那个楼顶上的五星是胡萝卜做的吗?”“主楼上的爬山虎莫非是紫菜?”“窗户是刻出来的吗?”……网友留言时既表达感慨又有点疑问。“红色五星和朱门都是用红纸板做的,写意的爬山虎则是一堆五颜六色的线,有些细节得靠雕刻。”潘磊说他足足装了4个整理箱才把要用的雪给备足了,然后用菜刀确定大框架、美工刀修饰细节,“这个‘北大楼’长度是2米左右,最高的地方也有1米左右。”
“我把你带到了北国”是潘磊在微博上蔼911制品厂麻花官方微博时所说的,也是他堆雪花北大楼的初衷。“就是怀念。堆的是北大楼,想起的是北大楼前草坪上的兄弟们。”潘磊说他就是堆给南大同学、朋友们看的,大家一起回忆当初在南大的日子。
26岁的潘磊今年从南大研究生毕业,回到了家乡吉林省吉林市工作,在南京呆了7年的他自叹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南京、留在南大了。
潘磊说他以后还要继续堆南大或是南京的标志物,“比如鼓楼校区的鼎、南京电视塔这些一眼就能辨识的东西,因为这样和同学、朋友们有共鸣,我自己玩起来也开心。”
她,又出“爱的手绘本”
自从“梦回南大”系列手绘图走红南大小百合论坛(详见快报11月11日叠13版报道),她的作者——一位热爱母校热爱生活的可爱女孩——于淼,又连续创作了8幅“爱的手绘本”图画。网友看后有的赞“有爱”,有的赞作者“有心”,还有的看后回忆起过往,感慨万千。
于淼这次一共发了8张图片,从第一张“封面图”开始,就刻上了自己生活的影子。“那算是我的自画像吧。”于淼个性开朗,每讲一句话都会“呵呵”地笑。
于淼说,这次她画“爱的手绘本”系列图画,其实是受了一位学长启发。自从“梦回南大”系列走红小百合后,她经常收到南大同学和毕业生的站内信,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某天,她收到了一个毕业已经七八年的学长的站内信,信中写道,老婆快要过生日了,想给她一个惊喜,因为刚认识的时候,两人买了几百枚游戏币,打“坦克大战”的游戏,最后打通关了,他认为是很美好的回忆,因此希望于淼画一张以此为主题的图画。
“这位前辈的用心让我感动,这一温馨的片段诠释了一个道理:要相信爱情。”这幅图画之后,于淼灵感涌发,她立即着手,开始创作“爱的手绘本”。
现在在香港读研究生的于淼每天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只能挤时间作画。她作画的灵感一般都来源于目前的生活及过去的回忆。比如一幅两个女孩弹吉他的画,正是她和好友在南大电子学院毕业晚会上表演的再现。于淼说,她最珍惜的就是大学的时光,毕业后经常喜欢跟以前的朋友联系,能勾起很多很温馨、很温暖的回忆。此外,她的“开不了口”和“心照不宣”两幅画,更是引起很多男生的共鸣,很多离开校园已久的同学都表示,“勾起了青涩的回忆”。
于淼说,她会一直坚持画下去,包括“梦回南大”系列也会不断更新。
于淼发布了“梦回南大”系列图画后,收到很多人的追捧。目前,已经有南京一家书店和于淼取得了联系,表示要印500套出售。此外,南大的官方微博也表示,如果有可能可以将图画制成明信片,送给2012级新生。于淼虽然很开心,但她更希望能有校内的社团将明信片进行义卖,将善款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