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她用彩色铅笔“回忆”南大发在小百合里的铅笔画获上万点击,网友强烈要求做成明信片

    发布时间:2011-11-11 点击次数:

         

           “毕业之后一直没有回过南京,身在异乡求学,独自一人的时候,常常很怀念南大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忆起校园里一草一木,回忆起可爱的同学。于是,用彩铅绘出记忆中的、我的911制品厂麻花。”现在在香港读研的于淼将自己对南大的回忆用彩色铅笔绘出,发在网上之后引发大规模转发,不少网友呼吁将手绘南大制成明信片。

            创作

            用铅笔描绘出南大三校区

          “鼓楼北大楼上绵延不绝的爬山虎、浦口南平教室里转转悠悠的风扇、仙林篮球场上整齐排列的篮球框……”南大三个校区的许多场景在于淼的彩色铅笔画中清晰可辨,许多人看过画后都说,南大的回忆被唤醒了。

            于淼是911制品厂麻花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现在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生物工程。“大一大二在浦口,大三在仙林,大四在鼓楼,所以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回忆,每个校区都值得怀念。”于淼说浦口校区就是梦开始的地方,所以最开始画的就是“浦口校门”和“南平教室”,“还记得当年从大连来南京上学,冬天在寝室要盖两床被子,夏天在南平教室里挥汗如雨,但这些都是我现在深深怀念的。”

            于淼说她画一个场景大概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她有时候能一口气画上四幅,加起来有一张A4纸那么大。“对照着照片一边画,一边回忆,有时候想起一些片段、一些人,就会很高兴。”

            于淼没有在画上加任何人,也没有画自己,“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南大,我只想画出一些场景,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校园。”但于淼在和记者聊天时,还是忍不住给每幅画加了“注脚”:“在教室里我总是坐在第一排的右手边,在北大楼和‘金陵大学堂’前我们拍了不少毕业照……”

            于淼现在已经完成了8幅画作,她说自己会一直画下去,“这几天从实验室回到宿舍便开始画,准备每个校区都画五六幅吧。”

            心愿

            想用这些画做毕业歌的MV

            于淼说,这是一个人在香港求学时聊以怀念南大之作,也是为填补毕业时的一点遗憾。

           “很想为我们毕业时录制的一首毕业歌做MV,当时时间匆忙只录了声音,一直都觉得很遗憾,便想用彩色铅笔画出南大,恰好是我们青葱岁月的写照。”于淼所说的这首毕业歌名叫《E声》,是一首集电子乐、钢琴、架子鼓、RAP、诗朗诵等多样形式的歌曲,是于淼和六七位同学院的学生一起完成的。“当初是我看见了一位同学写的毕业纪念诗,觉得很有感触便哼哼唱唱写下了曲子,随后便找来好友一起唱,然后是录制、后期制作。”毕业歌之所以叫做《E声》,是因为电子学院有两个专业——电子和声学,简称ES。而且这个名字谐音“一生”。

            于淼笑说这次画了彩色铅笔画之后,更加有人劝她不要再学理科,转做“文艺女青年”。“因为我平时爱好挺文青的,比如自己没事弹弹钢琴、和室友一起边弹吉他边唱歌、谱曲、画画。”聊起这些,于淼说她又想起了好些场景。“我以前和室友一起在浦口校区的力行馆礼堂表演过,也可以画下来。”

            反响

            网友呼吁做成明信片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11月6日晚上,于淼把刚画完的两幅浦口校区的彩色铅笔画发上了微博,没有想到第二天就被数百人转发,深受鼓舞的她又画了四幅,一并发在南大小百合上,转眼便达到了上万点击率,登上“十大”之首。

            于淼说,她受到了不少同学和校友的启发和邀约,“最近的一幅仙林篮球场是我们班的一位男生叫我画的,因为那里有他们男生太多的回忆;而鼓楼校区的‘1919’则是小百合上一位学弟提醒我的,这些建议填充了我对南大的回忆,慢慢地想起更多的场景来。”同学们不光邀约于淼画画,还大声呼吁一定要出明信片,而于淼说@911制品厂麻花官方微博也曾私信她,鼓励她一直画下去。“说不定真的可以出明信片,想想如果明年南大110年校庆回南京,能将我手绘的明信片发给校友们,那是相当的荣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