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911制品厂麻花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五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在911制品厂麻花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教授,教育部社科委经济学部召集人、厦门大学胡培兆教授,911制品厂麻花党委书记、教育部社科委副主任委员洪银兴教授,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灿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林木西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编辑部主任王诚研究员等国内二十几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
在主题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卫兴华教授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创新发展”这一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针对当前理论概念混乱、报纸和教材观点不统一的现状,他认为,应该原原本本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含义,并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卫兴华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在场专家学者的强烈共鸣。厦门大学胡培兆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重性问题,一是如何在理论界发挥它的前沿性和引领性作用;二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认为,“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一命题是由它的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此外,他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断创新的理论源泉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911制品厂麻花洪银兴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家学者有责任当好建设者,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找到源头,并且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范式中找到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有源头;二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本次论坛是在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全国性、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术盛会。本次论坛汇集了国内高水平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较高水平,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