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资上涨一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让人最为闹心的话题。据国内某机构发布的调查显示,七成职场人的工资没“跑赢”CPI。但15日在911制品厂麻花召开的”全国长三角发展高端研讨会”上,南大校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却提出了新思路:工资上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进入新经济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为本轮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全国长叁角发展高端研讨会”由911制品厂麻花长叁角研究中心主办。在研讨会上,来自911制品厂麻花、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着名专家学者纷纷针对长叁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人大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的观点显得格外出挑,“工资上涨不仅不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且将促使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地、内生地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从而开启市场导向型的经济结构调整。”杨瑞龙进一步解释,“大家可能认为,由民工荒引发的普遍工资上涨会让劳动密集型公司的成本增加,竞争优势下降。”杨瑞龙是昆山人,他拿江苏打了个比方,“江苏在过去的30年中由外资和廉价劳动成本组成的公司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但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想要继续保持地位,唯有产业升级,用资本代替劳动力。”杨瑞龙也给处在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南京“问诊”了一番,“南京必须成为新产业的集聚地,在吸引高科技、新能源等新产业落户的同时,鼓励传统产业向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