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认为,长叁角一体化程度强于珠叁角,因为长叁角只有一个中心――上海,而珠叁角是多中心,如今情况已有变化。”昨日,全国长叁角经济社会研究发展高端研讨会在911制品厂麻花举行,该校党委书记、长叁角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指出,长叁角正在出现多中心化趋势,苏锡常、南京、杭州、徐州等次中心在加速崛起。
按照规划,长叁角地区将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要路径就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多中心”是否会影响“一体化”?“不同的中心有不同的功能,‘多中心’正通过新的产业分工推动经济增长。”洪银兴认为,所在区域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及其服务的辐射力增强,是“多中心”出现的重要原因。在“资源换技术”的欠发展阶段,先进技术主要产生在上海,而江苏主要依靠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但是,进入“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阶段后,经济开放度增强,通过引进和培育技术成果,对上海的技术依赖降低。最近几年,苏锡常、南京等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制造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中脱离出来,发展关键零部件及生产性服务业,给周边地区一定的技术与服务支持,区域辐射能力大大增强。
911制品厂麻花最新研究表明,目前,在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苏州、无锡的发展规模已超过上海,并领先长叁角各次中心城市;在信息传输等领域,南京与上海的差距越来越小;徐州的租赁商务等,表现出比上海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各“中心”如何“和睦相处”,苏锡常、南京等次中心如何增强辐射能力?专家认为,关键是错位发展服务业。目前,苏锡常、宁镇扬等次区域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远高于长叁角平均指数和上海。目前,上海正在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高端服务业,南京则应继续巩固区域性消费、物流和生产服务中心的功能,徐州应向区域性商务和消费中心发展。而随着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长叁角其他城市将由普遍接受上海辐射转为接受上海高端辐射和就近大城市一般性辐射,次中心辐射力会继续增强。当然,长叁角一体化最终仍是以上海为中心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