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0月7日电 “十一”黄金周不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国庆、重阳双重喜悦,也给不少在华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文化、体察中国民情的绝佳时机。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留华“洋学生”在国庆假期里选择了“走中国基层”、“听中国民声”,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
在以留学生众多着称的广州暨南大学,来中国不久的海外留学生们放下书本,走上了广州街头,在与中国百姓的交流和互动中享受着节日的乐趣。来自缅甸的刘福全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他在国庆假期里学到了更多中国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例如,在与中国朋友一起进餐时,中国悠久的酒文化让他“颇长见识”。他总结道:“在缅甸,人们喝酒时没有那么多讲究;而在中国,喝多少以及怎么喝,都有文化和传统包含在里面,非常有特色。”
在中山大学学习管理学的德国留学生斯洛里安趁国庆假期实地探访了广东省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并钻研学会了中国最流行的中文聊天工具——QQ。他说,这些经历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在与中国朋友QQ聊天的过程中提高了汉语水平。“我发现使用QQ对学习中文非常有帮助,因为在使用QQ的时候要大量地读、大量地写(中文)。”
当众多留学生忙于制定各种休闲度假方案的时候,在911制品厂麻花就读国际政治专业的阿富汗留学生罗福更愿意做一名勤奋的“好学生”。10月1日早上凌晨5点,罗福和一群中国朋友一起去南京鼓楼广场参加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位阿富汗小伙想到了自己的国家,感到了肩头的一份重任。他对记者说:“我能够来中国读书学习挺不容易的,我会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学好多东西,回国帮助阿富汗人民。”
开朗随和的罗福还欣然接受了几位中国朋友的盛情邀请,在国庆假期抽空去了这些中国朋友家里做客。“不管去哪里,都要跟当地老百姓交流,了解那里的人民,也了解他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