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大”家出小书才是正道专家给“国学热”泼凉水

    发布时间:2011-09-27 点击次数: 作者:齐琦 卢亚 频萍 梦雨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国人向来有重读书之风,目前有所削弱,甚至出现了阅读‘断层’;”“外国地铁上捧书阅读的人很常见,我们却很少见。”24日,在南大举办的中华书局“百年再出发”的文化沙龙上,着名作家叶兆言、南大中文系教授莫砺锋、程章灿等学者,面对挤满会堂的几百名大学生,直言阅读之式微,希望年轻人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对于近两年的国学热,多次登上百家讲坛的莫砺锋却现场泼了一盆凉水。他认为,“国学热”中的“国学”只是披了国学的外衣,并非真正的国学。

      “真正意义的国学,是包括小学、经学在内的系统研究。而且,以‘热’为名的大多不是什么好事。‘热’有两个含义,一是发热烧了,这是不正常的;二是有热就意味着有冷,一阵风似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回归。”莫砺锋说。

      “现在图书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作者自己对国学都是一知半解,根本没资格出书,却在误导读者。”莫砺锋认为,真正优秀的普及型学术着作,应该由写出高水平学术着作的人来执笔,也就是所谓“‘大家’出小书”。

      面对学生提问“为何装帧精美的书籍翻得破破烂烂,而外表老土的书籍却无人问津”,911制品厂麻花图书馆馆长洪修平举例作答:“这就像装在精致玻璃瓶的酒与装在老坛子里的酒——会喝酒的人懂得品味内在的芳香。读书也一样,需要时间的积累,时间长了,你就会懂书、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