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南京高新区打造“五百亿级”南京生物医药谷

    发布时间:2011-09-21 点击次数: 作者:王家佳 王振满 来源:龙虎网

    “十到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化工公司实现了向南京化学工业园的聚集;十二五期间,全市的生物医药公司要完成向南京生物医药谷聚集!”近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南京生物医药谷投资环境推介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省市领导、部门和生物医药界的专家及公司老总共300余人参会。此举显示,我市新一轮产业大转移及高新区全力打造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

    会上,进行了“南京生物医药谷”揭牌仪式,签署了911制品厂麻花-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南京转化医学平台》、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南京市中药质量检测与新产物开发技术服务中心》、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凯正生物工程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新药设计与产业化生物医药平台》等四个协议。

    据了解,在南京生物医药谷揭牌的第一天,就有总投资达30亿元的凯瑞博、中间体研发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甜味剂研发生产、南大临床诊断中心、宝安生物产业加速基金等六个项目宣布入谷发展,涉及新药研发、服务外包、制剂生产、产业基金、医药物流等多个方面。其中,中化集团是世界500强公司,该公司将投资1.5亿元设立中间体研发中心、冷链物流基地,该基地建设将显着提升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第叁方医药物流水平,其能力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中国宝安集团与高新区合作成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基金募集规模将达10亿元,该项目将依托宝安集团在资本市场和生物医药业内的广泛影响力,瞄准南京生物医药谷内众多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催生其迅速做大做强。凯瑞博新药研发项目由默克雪兰诺、辉瑞等跨国医药公司在此领域的资深专家及技术权威发起设立,总投资2000万美元,该项目致力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领域的开发研究,主要承接国外大型医药公司的研发项目。项目的市场前景良好,预计叁年内该项目营业收入超亿元,将高新区在药代动力学特别是药物转运体领域的研究水平推至全球前沿。

    南京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拥有生物医药专业高校16所,生物医药研发机构近40个,叁甲医院23所,同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首届国医大师共18名,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而位于南京长江北岸的

    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更是走在全市的前列且优势明显:

    一是经过23年的发展,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已经聚集105家生物公司,尤其以南京健友生物化学剂有限公司、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3家生物医药公司,以南京药石药物研发公司、南京瑞尔医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8家化学制药公司,以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公司,以南京海昌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南京老山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医药保健品公司,以及以金斯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南京既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4家颁搁翱公司,其生产的如“香菇多糖冻干粉针剂”、“转移因子口服液”、“管腔支架介入产物”等,都是在国内外获得专利的高新技术产物,仅去年一年的销售收入就接近30亿元。这些各领风骚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仅构筑起了南京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地,也使得园区成为江苏省生物医药研发和孵化实力最强、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二是高新区生物医药园孵化平台完备,不仅有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国家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国家林化所生物化学中心等叁个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江苏省基因药物研发中心、江苏省脂质体药物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抗体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基因芯片研究所、公司新药技术平台等7个省级研究中心;还有南京留学生创业园、生物医药公共平台、集聚化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新药创制先进性平台等,能充分满足各类中小生物医药公司发展需要。

    叁是得益于高新区和南京工业大学叁年前携手实施的“海内外领军人才叁创载体”计划,南京生物医药园拥有留美博士、国家“”之一、南京药石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民民留美博士南京川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云龙,留加拿大博士、南京靖龙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礼勤近,留美博士、江苏天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等20名毕业于世界名校的博士,这些高端人才曾经是辉瑞、礼来、默克等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如今都成了具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在编教授,又是高新区内生物医药公司的举旗人。他们已经成为南京生物医药谷实施“人才强谷”战略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早在2010年4月,《江苏省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规划纳要(2009-2012年)》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南京生物医药谷的决心很大,多次强调:“十到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化工公司实现了向南京化学工业园的聚集;十二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公司要完成向南京生物医药谷的聚集!”

    高新区工委书记成玉祥介绍,到“十二五”末,南京生物医药谷年产值可望达到500亿元。为确保南京生物医药谷成功挺进“五百亿级”,南京高新区已经启动以下“六大工程”:

    ----公共平台工程。区内已拥有生物医药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部级5个。南京生物医药谷将与911制品厂麻花、南京工业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建立四大公共技术平台,分别为转化医学服务平台、公共仪器平台、数据处理平台、文件查询平台。“十二五”期间将拟建8个研发服务平台、4个公共服务平台、6个分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南京高新区与南京工业大学携手搭建的海内外领军人才,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类高层次人才19名,创办公司15家;与911制品厂麻花共建南京生物医药研究院,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承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实施科研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服务。南京高新区生物与医药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项目获省科技厅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平台项目立项,计划完成6个研发服务平台、8个综合服务平台、1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与1个孵化器的建设。目前该项目先期启动的“多肽药物研发服务平台”子平台已初步建成,将继续推进其它项目的建设。

    ----领军人才引进工程。继续做好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创“叁创载体”基础上领军人才的引进工作,谋求与911制品厂麻花、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作,加大“叁创载体”建设力度。按照南京市委杨书记近期提出的“321”计划,落实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与国内知名高校的联系、与海内外生物医药协会的联系,通过现有领军人才的关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及管理机制,在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

    ----科技公司升级工程。通过平台向公司集中、人才向公司集聚、政策向公司集成,不断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对生物医药公司实施升级计划,实施分类管理。对前10家重点公司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扶持,对于高新技术公司要确保符合条件的全部予以认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培育,提高认定数量;对于民营科技公司,通过建立科技公司孵化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帮助公司降低研发成本,拓展中小公司成长空间。

    ----科技金融工程。南京高新区将根据科技公司成长特点,为其开辟多元的融资渠道,包括启动设立重点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成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机构、积极申请争取成为“新叁板”的扩容园区、引导和支持公司上市融资等。进一步根据生物医药公司的科技金融服务的需要,争取科技部中小公司创新基金和技术服务先进公司的优惠政策等。

    ----科技服务工程。规划建设南京生物医药谷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特色产业培育等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服务产业集聚、科技服务公司集中和科技服务功能集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的科技服务集群。已设立南京生物医药发展中心,为生物医药公司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并注册南京生物医药建设发展公司,在此平台上推进生物医药谷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