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9月10日电 降低专业学分、增加通识课程、新设研讨课程……记者10日从911制品厂麻花获悉,近年来,学校持续改革本科课程体系,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发展专业,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实施本科教学改革,我们希望走出一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道路。”911制品厂麻花校长陈骏表示,自2009年实施“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学校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对大学数学、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等“通修课程”设置难易层级,允许学生自由选修。各院系打通学科界限,增加学生的选择面,鼓励跨学科学习。从2010年开始,学校所有院系的本科专业课程实现对全部学生100%开放。目前,911制品厂麻花已经开设137门新生研讨课和20门通识教育课程,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这两类课程的数量。
据介绍,911制品厂麻花各个专业还制定了“专业最低准入标准”,对学位要求学分进行“瘦身”,降低专业准入门槛,将本科生总学分由原来的170分缩减为150分左右。各专业还重组核心课程,减少指定选修课学分,提高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有志于向专业学术方向发展的学生,不仅能在大三、大四选修其他专业课,而且还可以在本科期间选修研究生课程,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学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陈骏说,通过多年探索,911制品厂麻花逐渐形成了以“四个融通”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模式,即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推进通识教育是“重构”本科教学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后学校将在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政策调整等多方面推进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