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流滚滚、人山人海。9月3日,南京迎来了大学生入学高峰,近两万名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亲友团涌入了仙林大学城。
在报到现场记者发现,新生“单枪匹马”来的,寥寥无几。庞大的亲友团里,七旬八旬爷爷奶奶辈的,并不少见。“放心不下,哪怕只待一会儿。”在南师大,几名来自新疆的新生家长,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护送孩子上学,却只待了半个小时就匆匆赶火车回家。
由于仙林的旅馆早已爆满,为了远道而来的家长,南大特意腾出了体育馆,供家长席地而睡。记者发现,早上10点,就已有50多名家长在申请排队领取席子。
南大今年还有25名贫困学生独自来校报到。海南的朱坤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由于贫困,成绩优异的姐姐初中就辍学帮助自己上学,今年发生的热带风暴“洛坦”一下子推平了家里种植的甘蔗。“对家里来说,来校的路费是个大数目。我曾想放弃而选择免费的师范院校。是绿色通道的各项资助政策,让我放心地选择了南大。”
迎新当天,也是志愿者们最忙碌的时候。“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来来回回跑了20多个来回,越走越有劲!”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的研究生蒋煜,已经是第5年迎新了。他告诉记者:“‘迎新’对于我,就是校园温情的一种延续。记得我刚入学那天,下瓢泼大雨,我和父母都扛着沉重的大包,热情的学长带着我去宿舍,还帮我们提行李。今年是我最后一年迎新,累也很开心!”
记者现场看到,在各院系别具匠心的布置下,2011级新生报到犹如一场创意的狂欢,90后已然成了校园的绝对主角。
“亲,报名请从这边走哦。亲,带你去宿舍哦。”“亲们,大学的生活要丑辞濒诲住哦!”在南师大音乐学院的迎新现场,一条醒目的横幅让前来报到的新生们忍俊不禁。
南师大强化院的新生张亦凡,一边办理入学手续,一边哼唱着:“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新来的大学生。他们阳光又自信,他们懵懂有灵气。他们大包小包满心欢喜来这里。他们希望爸爸妈妈能放宽心。噢,能干的新同学。噢,独立的新同学。他们奋斗拼搏挥洒汗水只为一个梦,振兴中华关爱家人多欢欣。”
原来,这是强化院的老生们在新生入学之际运用近日流行的“蓝精灵体”写下的一份《告家长书》。“简直太萌了!”张亦凡说。
“凡客体”此时也在校园大行其道——“爱仰望星空,也爱品味时尚;爱享受绿色生活,也拥有好奇心;我们是拒绝平庸的文苑学子。”这是来自文学院的迎新标语。南师大文学院新生辅导员曹凯老师介绍说,用这样的标语,能让学生们得到一种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