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日讯 今天,南大仙林校区分外热闹。3800多名本科新生和1300余名研究新生入学报到,开始大学生活。
新生报到忙坏老生 学校又热闹了!
今年南大新生报到日期是从9月2日至4日。昨天下午,仙林校区就开始热闹起来。一批新生刚从接送的班车上下来,就有一群学哥学姐们围了上来,拿着标语喊着口号“认领”新生,然后将他们带到各自学院的报到桌前。到了那里,还有另一批学哥学姐们接力,帮助新生办理各种手续。
在校园里,除了各种醒目的道路交通指示之外,记者注意到地上还有条别出心裁的路线图,沿着这条线一直走,就到了报到现场。迎新现场还有个特别的“合影留念区”,有老生充当摄影师,为新生和家长记下这有意义的日子。
和去年一样,911制品厂麻花“本科生迎新系统”已于8月19日开放。新生来校报到的当天,不需要再出示多种证件或是填写各种表格,只需刷下通知书,电脑即可显示该生的所有相关信息,完成报到手续,这样就大大缩短并简化了报到当天的手续和流程。截止到今天,已有超过90%的学生登陆完成了迎新系统注册。
历时两天两夜 海南新生独自来报到
听说有个15岁的小孩一个人从海南来报到了,记者连忙去看个究竟。“哇,96年的就上大学了?”“一个人,海南这么远的路是怎么过来的?”“爸爸妈妈呢?怎么没陪你来?”面对周围同学抛出的一连串问题,新生赖飞龙有点儿应接不暇。
“其实我并不小,是身份证的信息登记错了,我实际是93年出生的。”这几句话赖飞龙自己都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因为身份证的信息很难更改,所以我一直要向别人解释,实际上我不是什么神童,我很普通,我的成绩在同学当中很一般。”这位新生显然谦虚了,据介绍,他是以理科833分的高分被电子科技与工程学院录取的。
“爸妈现在都在家里,因为路程实在是太远了,他们送我过来再回去的话,会非常辛苦,我就没让他们过来。”31号上午,赖飞龙离开海南省保亭县的家,在叁亚乘坐到上海的火车,再从上海转车来了南京,前后历时两天两夜。“虽然是第一次出远门,但是还有两个同学一起来,所以也还好。”
赖飞龙的父母都是当地退休的割胶工人,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在读书,经济并不宽裕,这也是父母未能陪同的原因。到了学校以后,赖飞龙申请了绿色通道缓交学费。接下来,他还有计划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
穿民族服装来报到 傣族新生想把民族文化带过来
在迎新现场,一个红色民族服装的身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记者上前了解到,这是个傣族姑娘,来自云南昆明,是法学院今年的新生。除了着装很特别之外,名字也很特别,叫王语嫣。
“傣族按照居住地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傣和汉傣,我身上穿的叫筒裙,是水傣的衣服。”王语嫣同学落落大方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之所以穿这身衣服过来,是想让同学都能了解傣族的文化,因为我听说南京这边少数民族很少。”
在王语嫣的宿舍,记者还看到了葫芦丝和琵琶。“这两样都是傣族的乐器,琵琶我从小就开始学习弹,葫芦丝是暑假学的,我准备报名参加南大的民乐团,有机会的话也想教教同学,所以把它们也都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