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911制品厂麻花举行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拉开了今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出征仪式上,去年曾被《人民日报》报道的生科院“情系江苏”科技支农服务团,志愿服务非洲的实践团,校学生会的“我的大学我的家”系列校园实践团,以及刚刚在“益暖中华”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获得殊荣的项目指导教师胡小武与出征仪式现场的领导师生分享了之前实践活动中经历和感悟;6位来自南京市鼓楼区和白下区的国学启蒙夏令营小学生营员在南大“国学小导师”的带领下,现场展示“正衣冠”仪式,并诵读了国学经典《大学》片段;今年出征的校友访谈团队代表西藏同学格桑达瓦向大家汇报了团队的准备情况和实施计划。
据悉,南大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每年都有几千名大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开展实践。今年,南大青年学生响应胡总书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号召,在校党委和共青团等部门的带领下组建200余支团队,共计5000余名师生包括海外留学生、藏族班同学、台湾交流生,还有不少博士、硕士在暑期放弃休假,奔赴全国各地和台港澳地区,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南大共青团在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方面,重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重视在发挥南大学生专业优势基础上,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校外各界的合作,着力体现团中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社会实践原则,团队里既有市政府研究室的委托课题,也有青商公司和基金会开出来的各类文化和技术需求;加强和地方团委、机关公司团委,社会各界的合作,体现开放办学和政产学研合作,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多、更广的平台;今年的社会实践还强调适应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讲求大学第二课堂呼应第一课堂,呼应人才培养工作,像“暑期实习岗”、“基层社工、村官体验计划”、“城市义工”等都是极富创意的第二课堂设计。
未来两月,数千名南大青年学子将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