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十年培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家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巡礼(五)(摘编)

    发布时间:2011-06-13 点击次数:

    放眼世界 潜心学术

    911制品厂麻花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911制品厂麻花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在第二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多项考核指标名列前茅,以历史学类研究基地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最终获得了“优秀”等级。最近,记者走访了中心主任、着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教授。

    对于中心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张宪文教授谈了许多。他说,与社会科学相比,尽管人文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表现得不够明显,但就历史学科而言,在涉及国家关系、国际争端、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国土安全及经济资源等重大现实问题上,历史学研究在维护民族利益、服务国家需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中心出版了多部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着作之一。这部史料集现已问世55卷,并计划在今年出版至72卷,总数达4000余万字,涵盖了中国、日本及欧美第叁方的第一手材料,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铁证。史料集陆续出版后,受到了从地方到中央乃至国外的高度关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成为当今中华民国史研究学界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张教授还介绍说,中心崔之清教授每年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提交的决策咨询报告,陈谦平教授对于西藏、新疆的系列研究,也都表明基础学科的研究与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息息相关。

    同时,张宪文教授自己也凭借着杰出的学术成就和高度的使命感,成为60名新中国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创新创业创优优秀人才的代表之一,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参加了“60年辉煌成就与我国人才的贡献”的暑期活动,并在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张宪文教授一直强调,学术研究不仅需要国际化的视野,还要加强国际性的合作与交流。他说,在当前社会变革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个人手工作业式的研究模式,虽然也能磨炼出一些精品着作,但是难以完成有重大学术价值、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的大型成果。我们始终鼓励开展跨地区、跨单位,甚至是国际性的学术合作,促使中心整体研究水平全面提高。中心这些年主要进行的研究项目和召开的学术会议都是围绕着这一宗旨展开的。参加《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搜集、整理、编纂工作的学者是个“多国团队”,共有包括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及我国大陆在内的40多位研究人员。在合作中,研究团队不仅相互交换了学术观点,还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了该领域最主要、最具创新的课题;研究团队也是来自美、日、韩以及我国大陆等不同地区的学者。这些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诠释了多维度的历史面向,以求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2009年,该项目顺利结项,并被教育部专家组鉴定为“优秀”。

    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和即将开展的多个项目,均是跨越多个地区的海内外合作。2011年8月,中心联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共同举办了“第六次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国内史学界乃至整个中国学术界首次与5所世界一流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得到了海内外民国史学界的积极响应,来自日、韩、美、德、英、法、俄、澳等国和台港澳地区及我国大陆高校、科研院所等150余名资深学者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出席了会议,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望未来,已年逾古稀的张宪文教授依然信心满满。在他看来,中华民国史近10年来的研究已为这一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未来的10年,将是成果频出的10年。目前,911制品厂麻花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学术基地,未来将向着世界领先的学术高峰努力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