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制品厂麻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媒体传真

    罗志军为南大师生作报告:推进两个率先共创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1-05-05 点击次数: 作者:顾雷鸣 来源:新华日报

           

          五月四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911制品厂麻花作形势政策报告。 本报记者朱江摄 

           5月4日上午,省委书记罗志军来到911制品厂麻花,为师生们作了题为《推进“两个率先”,共创美好生活》的形势报告。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罗志军首先向青年学生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在演讲中,罗志军用凝练的语言、翔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把一个自豪江苏、希望江苏、奋进江苏、活力江苏展现在师生们面前,热情寄语南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江苏创新创业大潮,为建设美好江苏贡献青春力量和聪明才智。

      “两个率先”是江苏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的总定位

      “江苏正式建省于清康熙六年,也就是1667年,取江宁、苏州两府首字得省名。”罗志军的演讲从江苏省的由来说起。他说,江苏区位条件优越,人文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叁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乡镇公司为标志,实现了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型;第二次是90年代以推进对外开放为动力,实现了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型;第叁次是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重点,正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经济总量超过全国十分之一,人均骋顿笔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七个县(市)居全国百强县前十强,科技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八年全国第一,高等院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城市数量最多,人民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全国最高……”罗志军将江苏科学发展的成就娓娓道来。

      “‘两个率先’是江苏本世纪头二十年发展的总定位,是全省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引领人民群众开拓奋进的一面旗帜。”罗志军向师生们着重介绍了江苏“两个率先”的最新进展。他说,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殷切期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围绕“两个率先”,省委先后提出了“叁发展”、“四优先”方针,制定了四大类18项25条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强化推动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3/5的县(市)达到标准,为“十二五”发展构筑了新的起点。

      今后五年,是江苏实现“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我们具备很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严峻挑战,主要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加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加大。从国际背景看,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测因素增加,需要我们跟踪分析,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对于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罗志军丝毫没有回避。

      “根据中央的新要求、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丰富‘两个率先’新内涵,提升‘两个率先’新标准,主要是‘五个更’:发展更科学,社会更和谐,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人民更幸福。”罗志军说,“十二五”期间,江苏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扣住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确保2015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六个注重”的要求,全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是江苏“十二五”发展的总要求。罗志军详细介绍了“八项工程”的主要内容。他说,今后五年,我们将把实施“八项工程”作为贯彻落实“六个注重”的实际行动,作为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抓手,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推动各方面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江苏为各类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江苏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呼唤大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各类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罗志军说,江苏支持创新的政策力度越来越大,鼓励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推动创新的机制越来越活,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一大批创新型公司茁壮成长,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不断涌现。

      从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形成先发优势,到江苏软件园、中国(泰州)医药城、昆山小核酸产业、无锡物联网产业等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从苏宁集团、江阴远景能源公司等生机勃勃的创新型公司,到科技公司家施正荣、大学生村官石磊、911制品厂麻花教授张全兴等不断涌现的创新创业典型,罗志军如数家珍,向南大师生们一一作了介绍。他强调,江苏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省委省政府坚持教育、人才优先投入、优先发展,近五年全省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7.5%,今年省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68亿元,接近省级一般预算支出的1/5,特别是对高校改革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罗志军充分肯定了911制品厂麻花为江苏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南大名师荟萃,英才辈出,改革开放以来,为江苏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服务。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911制品厂麻花高水平发展。他同时对南大提出叁点希望:一、希望911制品厂麻花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的各项建设,打造更多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集聚更多的一流学科带头人,加快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二、希望911制品厂麻花加强与产业、公司、基地的紧密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创新之源;叁、希望911制品厂麻花贴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江苏“两个率先”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长期奋斗。”罗志军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受尽屈辱。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历尽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正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进入改革发展的最好时期,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告诉我们:丧失机遇、贻误发展,就会发生逆转,掉队落后;抢抓机遇、推动发展,才能追赶超越,缩小差距。他勉励南大学子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叁点要求,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早日成为有用之才。罗志军还热忱欢迎更多的南大毕业生留在江苏工作,积极投身江苏创新创业的大潮,为建设美好江苏贡献青春力量和聪明才智。

      在一个半小时演讲中,南大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走道内也挤满了学生。大家对罗志军的演讲报以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青年学子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有一颗平常心

      在演讲结束后,罗志军就青年学子关心的问题回答了大家的提问,与大家作了坦诚的交流。

      一名刚刚参加选调生考试的女大学生首先提问:“我读研究生学的专业是土地利用规划,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次选拔考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请问罗书记,您对我们这些即将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罗志军感谢这位女大学生报考选调生,尤其对她所学的土地规划和管理专业很感兴趣。他说,江苏以占全国1.06%的土地面积,养活了7800万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面临的最大制约是土地,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罗志军强调,“一个青年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很宝贵,但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最宝贵的是实践。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使自己的一生得到不竭的知识源泉。希望青年学生到基层工作后,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从最点滴最基层的事情做起,将来一定能够成才。”

      在回答对于希望911制品厂麻花在江苏“两个率先”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的提问时,罗志军说,希望南大师生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在科技创新和理论研究上有更大的建树,希望南大与江苏“两个率先”发展同步的创新创业成果再多一些,希望南大在成果转化应用上再多出一点彩,为江苏“两个率先”和国家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位大学生团干部请罗书记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给青年学子的成长提一些建议。罗志军说,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从年轻时就应该确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个理想信念要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同时又要有一颗平常心,从小事做起。“我曾经在一个工厂当过团委书记,也做过车工,下过车间,但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努力做得比别人好。”罗志军勉励在座的南大学子,不管从事什么岗位,都要树立一颗平常心,在实践中不断争强上进,给自己也给母校一个很好的交待。

      一名来自生命科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问,江苏将如何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对此,罗志军回答说,这几年,江苏引进了不少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其中许多都是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他们最看重江苏的有两条,一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二是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我们欢迎各类优秀人才到江苏来,你们要是愿意到其他地方去发展,我们也支持,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你们认为还是江苏好,同样欢迎你们回来!”

      罗志军还就如何发挥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苏北个别地方存在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的现象等问题,回答了南大学生的提问。台上台下真情的交流和互动,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罗志军还来到911制品厂麻花第二学生食堂,与大学生们共进午餐。他一边用餐,一边与身旁的几位同学亲切交谈,关心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他们珍惜美好青春年华,勤于学习实践,早日成长成才。